新国学网:未来青年论坛:_科学与幻想在未来交汇_未来青年论坛-科学-艺术-郝景芳-陈文令-艺术-论坛-自己的-艺术家

编辑:陈耀杰 来源:雅昌网
 
活动现场()2019年6月2日,以“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19未来青年论坛在望京嘉瑞文化中心举办

dnSGZGihkUXrFsQ0Aa0TIuGYBqZIgaRlv05PNcIV.jpg

活动现场

()2019年6月2日,以“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的2019未来青年论坛在望京嘉瑞文化中心举办, 在论坛上, 香港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空间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起源太空科技CEO、未来论坛青创联盟成员苏萌担任跨界对话环节的主持人,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组组长、未来论坛青年理事王皓毅,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科幻作家、童行学院创始人郝景芳,著名艺术家陈文令等围绕《科学与幻想在未来交汇》,展开一场理智与幻想、聚焦而发散的头脑风暴,探讨科学技术以及艺术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指引。

SJUJ0aubaPDXndYVx5T6PI8fXCWPnbgBXO139UzN.jpg

活动现场

在论坛中,嘉宾们就想象力、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教育以及未来的可能性等众多问题展开了讨论。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关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郝景芳认为科幻作品首先应该当成文学或者艺术作品来看待,科学只是作为一个背景参考,并以自己的作品《北京折叠》为例,在不违背基本物理规律的基础上,更多的从艺术作品的逻辑上展开。 科幻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科学和艺术的交汇点,科幻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提出对于未来许许多多种可能性,每个人可以提出自己眼中的未来,自己想象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

rjbYp3o3TptuFgcPTeaCrNu2vuakIrybWwmGaSIf.jpg

香港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空间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起源太空科技CEO、未来论坛青创联盟成员苏萌

艺术家陈文令介绍了自己众多代表性的作品,比如作品《共同体》,陈文令标志性的“小红人”与自“由女神”、“算盘”、“熊猫”、“大卫像”等十几件象征古今中外文明的雕塑形象相连,构成如彩虹的拱形支撑,映射了文明、经济、历史。在陈文令看来,世界是一个整体,都是合作关系,关系之中会和谐也会磕碰,有秩序和约束才能组成一个不会倒塌的人类“桥梁”。陈文令将自己的生命体悟与世界观融合,用跨越地理、民族、宗教、文化边界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搭建一座人类普渡之桥,彰显全球化之下人类的共同命运、共同价值。

在陈文令看来,艺术家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个体的生命体验。同时他还讲到,艺术创作与科幻写作一样,最终都是对现实的反应。

在王皓毅看来,科学和艺术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诚实,直面自己的内心,一定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或者艺术表达方式非常真诚,尤其是科学,诚实是一切的基础,科学一定要经得起历史和同行检验。

Dg9hYM9lCjLFPi565FunbjckylYU9tnUzaumocxJ.jpg

科幻作家、童行学院创始人郝景芳

第二个共同点,艺术和科学都是创造性的工作,充满了热情。艺术家创造出一个别人没有见过的自己内心的具像化的东西,科学家是发现没有人理解的事情,或者建立新的技术,这是没有人做到的事。

朱云来表示,科学是严谨的,需要非常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推导、不断的验证等等。艺术可以说是想象,甚至就是放飞自己,不必苛求科幻电影一定让它符合逻辑。

想象这个词很重要“我看过很多重量级科学家,不断的强调想象,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也会有这种体验,就是走到一个瓶颈的时候,有时候的灵光乍现非常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基础不重要。”

关于想象力

在陈文令看来,好的想象力对艺术家和其他的学科而言都是非常难得的,有些艺术家穷尽一生也没有好的想象力,卓越的想象就是无中生有,灵感很难找到规律,所以说想像力和灵魂都很神秘。想象力与生活方式、困境、痛苦甚至是怀疑都有关系,你有更多的怀疑之后,想象力也许就会打的更开一些。

DeATW0TlnUCRjuh8bWmdBpohhYyEgHZaByrnDkML.jpg

著名艺术家陈文令

郝景芳从她近期的两个工作:儿童教育和影视剧项目实践经验出发,她谈到,在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当下可以做“活”的人很多,但是“策划”型人才非常稀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我们的教育有关,所以在儿童教育上,要更加强调想象力的培养。

从零到一的创造,在王皓毅看来是人生最有趣的事情,我们的教育从小到大都是被动的,当下的知识非常的丰富,只是记住知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和探索的能力。

朱云来则谈到,不管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我们都在想象,都在运用想象引导我们的思维,只不过主题不一样,艺术家更关注人的感受,而科学家关注自然、客观,最后都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OMKXg46vS9B2uA4DML6kPkeQSXW1mL5QCo1I7Qns.jpg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组组长、未来论坛青年理事王皓毅

科学和艺术的未来

在谈到科学和艺术的未来时,郝景芳认为科学和艺术在很多时候出发点都是相通的,当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些观察、问题、疑问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猜想、理论,不管怎么说,科学和艺术都是鼓励人能提出猜想、思考和表达。长远来讲一定是鼓励思考,鼓励所有人发声、表达,鼓励个性化、多元化。

“时代大发展的情况下,我相信未来科学和艺术都是常态,都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去。”

王皓毅表示,总体上来说人类社会对于科学对人类文明的推动还是有共识的,他相信未来科学家和艺术家更多沟通,人们能越来越聪明,不断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vb8gskUrAExWxjGuQcyQth0LNIIsIK7MS2Ual248.jpg

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

朱云来认为,科学是改善我们物质生活的基础,将来精神生活的质量,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能取决于艺术水平。

苏萌则表示,科学艺术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创造,是反思人自身,看到我们更大的创造力,更大的潜力,同时也看到自己的问题。未来一百年我们还是充满信心,希望艺术和科学的碰撞中能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关于未来论坛

未来论坛是当前中国最具声望的民间科学公益组织,由一群崇尚科学、热心公益的科学家、企业家于2015年共同发起创立。自成立以来,未来论坛秉承“弘扬科学精神,助力科创兴国”的宏伟使命,全面推动产学研资政融合和大众科普事业发展,矢志作为科学面向公众的 “传播人”、科学界和产业界的 “对接人”、以民间资本激励科学突破的“推动人”。迄今已凝聚了数百位全球杰出科学家、顶尖投资人和卓越产业领袖,是中国唯一的商学跨界的科学公益平台。未来论坛于2016年创设未来科学大奖,奖励主要在大中华地区做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科研工作的科学家。

关于未来论坛青创联盟

未来论坛青年科学家创新联盟隶属于未来论坛,简称“青创联盟”,成立于2017年9月份,为全球优秀的华人青年科学家提供学术探讨与思想交流的平台,在跨界碰撞中畅想未来,在交叉合作中孕育新思想,以共同推动跨界前沿科学的进步,从而发掘科研界的未来世界级领袖。 青创联盟成员可以在未来论坛平台上开展学术分享、科普宣传和科技成果转化。成员来自于全球顶尖学院、科研机构、以及创新科技公司,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材料等十多个学科领域。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幻想,未来青年论坛,科学,艺术,郝景芳,陈文令,,艺术,论坛,自己的,艺术家幻想 未来青年论坛 科学 艺术 郝景芳 陈文令 艺术 论坛 自己的 艺术家
下一篇:披沙拣金——韩鹏书画作品个展开幕_安徽-本次-安徽大学-书法||上一篇:武侯区文化馆以“画说武侯”中俄油画展进行国际交流_艺术家-成都市-致辞-成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