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宁和鲁明军共同担任策展人,艺术家徐震、范勃担任艺术顾问的“极限混合”——2019广州空港双年展(以下简称“空港双年展”),于6月1日在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凤和村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为期三个月,将于8月31日结束。
“极限混合”——2019广州空港双年展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现场重量级嘉宾的对谈
参与本次展览的中外艺术家共有81位/组,展出逾100件/组作品,涵盖了绘画、装置、雕塑、影像、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有超过40件/组作品,是艺术家根据本次展览所在地拥有的独特人文风貌而创作。展览也将首次公开包括来自艺术家埃利亚松、草间弥生等在内的6件/组从未在国内展示过的大型装置作品。同时,多件/组作品将在展览结束后继续保留在凤和村中,助力当代艺术真正介入社区和村民的日常生活。
展览现场
作为首届广州空港双年展,策展团队着力于“双年展+”新模式的探索,致力将地域民俗文化与当代艺术有机地结合,以期撞击出一片独特的景致和风貌,从地域本身打造一个“文化混合体”。
“极限混合”——2019广州空港双年展探索“双年展+”新模式——通过“艺术介入空间改造”、“创新市集”、“传统文化”以及“空港元素”四部分充分体现公共文化聚合力。同时,空港双年展以“3+365”的方式带来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声的艺术事件——“3”表示本届展览展期持续的月份,而“365”则表示了在双年展结束后,包括香格纳展库、没顶公司、张鼎控制俱乐部都将持续至少一年的驻地计划。空港双年展策展团队致力于以引入外地艺术机构并同时联动当地艺术机构的方式,在地创建具有学术价值的文化生态圈。
曾经的人和村凤和镇
改造后的空港文旅小镇
选择“极限混合”作为首届空港双年展的主题,主策展人之一的鲁明军谈道,“空港小镇因为地处郊区及其别样的生态,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混合物’”,而“混合”也体现了广州这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又最早成为中国港口城市的独特气质。
鲁明军提出,“‘混合’无疑是全球当代艺术的普遍方式和特征,可以说,‘混合’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方式。”因此,通过“极限混合”这样一个大型展览,希望在全球化衰退和越加壁垒愈加分明的今天,再度传递一股新的激进力量和文化动能。
策展人鲁明军
作为本届双年展主策展人之一的江宁,曾于90年代初生活在广州人和镇。对比中国近30年的发展,人和镇内诸多村落在文化生活上却呈现出愈加贫乏的状态,江宁认为空港双年展的举办将是为当地文化信心树立的最好方式。他表示:“我们希望空港双年展能够为这个小镇营造出一个文化艺术的氛围,去改变当地居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并希望未来它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可持续产生艺术事件的小镇。”
策展人江宁
本届空港双年展将以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户外的开放空间作为主展场。面对四万余平方米的庞大空间,策展团队对此进行了四个区域的划分(A、B、C、D)。坐落在A区内的红一祠堂改造后将作为大师展区;B区集中展出近十件大型户外装置作品;本届空港双年展针对作品指向及其与空间匹配度等综合条件,特别策划的艺术家介入改造项目,则主要集中在C区。
展览现场
D区将作为本届空港双年展的新媒体主展区,艺术家通过对村落中早已凋敝残败的老宅进行再创造,共同创建出14间新媒体空间,其呈现的反差感将不仅仅带来视觉的震撼,也是一次关于当代文化的新的思考和实验。这其中包括了来自吴珏辉,葛宇路,宫岛达男,莱恩甘德以及前teamLab成员新锐艺术家李昊哲等三十余位艺术家的作品。新媒体空间区的展品作为当代艺术形式中的年轻视角,将在沉淀了几代人生命经历的建筑中激荡起新的感官体验。
空港双年展也将分设单元展—— 在“闪回凤和”人文展中,凤和村作为百年历史村落,所承载的岭南民俗文化将通过大众流行方式,生动地连接与再现凤和村的历史风物。
关键字: 内容标签:广州空港双年展,当代艺术,,展览,混合,艺术家,小镇广州空港双年展 当代艺术 展览 混合 艺术家 小镇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