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由故宫博物院与梵蒂冈博物馆合作的“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展”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开幕,展出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精品文物78件。此外,为了使展览内容更为丰满生动,故宫博物院也提供了12件与梵蒂冈博物馆展品相关的文物共同展出,其中包括两件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
展览开幕现场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展览开幕致辞
梵蒂冈博物馆执行馆长保罗-尼克里尼展览开幕致辞
“这是故宫博物院与梵蒂冈博物馆的一次美妙相遇。”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到。梵蒂冈本身就是一座艺术宝库,收藏有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艺术精品。1925年,教皇庇护十一世在梵蒂冈组织了一场大型展览,汇集了十多万件世界各地的精美艺术品,意在展示天主教会对世界各国人民文化和艺术的尊重。这些艺术品中就包括中国重要的文物,此次展览亦奠定了梵蒂冈博物馆中国文物收藏的基础。此后,梵蒂冈博物馆还接收了一些来自早期传教士的收藏,最终形成了5000余件中国文物的可观规模。这些藏品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使梵蒂冈博物馆成为世界上较为重要的收藏中国文物的机构。
“艺术能够表达人们所属的民族的创造精神,因此,所有的博物馆,尤其是梵蒂冈的博物馆,永远不能把博物馆当成围困艺术的保险箱,而应当面向世界,向无论身处何处的每位男人和女人打开门窗,无论他们有着何种的思想、社会条件、生活哲学或者宗教,这就是相遇的涵义。” 梵蒂冈博物馆执行馆长保罗-尼克里尼在开幕致辞时说到。
此次“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展”首次将梵蒂冈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带回中国展出,策展团队从该馆藏品中精选出的78件展品,涵盖了天主教艺术、佛教艺术和世俗艺术三个方面。
展览现场
天主教艺术在中国不断与本土艺术相融合,展品中充满中国审美情趣的天主教艺术品是展览的一大亮点。西方世界耳熟能详的宗教故事画换上了东方面容、衣着及场景,中国传统的瓷器、珐琅器上则出现了《圣经》故事、教堂等内容。故宫博物院特意在梵蒂冈博物馆的藏品中选择了同一内容的油画与中国画呼应展出,文明间自然而深入的交流在此处表现得尤为生动。
掐丝珐琅大瓶 1872年 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十字架 二十世纪初 掐丝珐琅
郎世宁画八骏图卷 清 绢本设色
任懿芳画耶稣和孩子们图 二十世纪 绢本设色
中华圣母画像 1924年 布面油画
王肃达画圣母冠冕图 二十世纪初 纸本设色
在天主教艺术单元,故宫博物院补充了明末清初画家吴历及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作品。吴历作为天主教徒,作品关注民生疾苦;郎世宁身为传教士,将东西方绘画艺术完美融合,对清代宫廷艺术产生巨大影响。他们的作品,是天主教艺术在中国迸发出的独特魅力。此外,画家文策尔・彼得的巨幅伊甸园油画也是此次展览的亮点,画中人与万物和睦相处的和谐场景,正是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生动体现。
展览现场
三彩文吏俑 唐 唐三彩
剔红人物故事图撇口长方瓶 清 木、漆、红色颜料
世俗艺术单元展示了中国艺术品对西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在西方,随着17世纪以来“中国风”的盛行,中国艺术品成为争相拥有与模仿的对象,且被有机地融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中国艺术品点缀在宫殿、城堡中,成为独特的风景。这种风潮使西方世界收藏了大批不同质地、品类、时代的中国艺术品,它们代表着另一种文明对中国文明的理解与欣赏。
展览现场
石雕释迦牟尼佛立像 北魏 石
铜鎏金大威德金刚像 清末 铜鎏金加彩
紫金大持金刚 清乾隆五十九年 故宫博物院藏
佛教艺术单元的作品多为印证中梵数百年交往的礼品。处在天主教文明的核心区域,梵蒂冈对其他宗教保持了包容、开放的态度。身处世界各地的传教士们带回了许多属于其他宗教的艺术品,均为赠礼,其中包括许多中国佛教艺术品。梵蒂冈博物馆的此类藏品,涉及了不同时代、教派、地区。其中有部分清代藏传佛教造像,与之呼应,故宫博物院也从院藏佛教文物中遴选了相关展品共同展出。
此次展览展示了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的独特魅力,印证了中梵之间历史文化的交融与交流。正如展览名称“传心之美”所示,“我们也希望观众在欣赏展览的同时,能够体味不同文明间和谐的艺术之美。”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到。
此次展览自5月28日起将持续至7月14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天主教艺术,梵蒂冈博物馆,中国文物,故宫,,艺术,博物馆,展览,艺术品天主教艺术 梵蒂冈博物馆 中国文物 故宫 艺术 博物馆 展览 艺术品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