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从左至右:邓澍、郑闻慧、周令钊、侯一民、常沙娜
()2019年5月1日上午,由北京炎黄艺术馆与黄胄美术基金会主办、北京本域·思构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承办的“志同懿寿——贺六老寿暨作品联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揭幕,展出周令钊、邓澍、郑闻慧、侯一民、李化吉、常沙娜这六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历年来的精心之作,共130余件作品,展览旨在献礼祖国七十华诞,致敬新时代的劳动者。
他们中有新壁画运动的开拓者,有从现实主义道路上一路走来的领路人,有弘扬中国古典美术的传播者,有突破传统观念创造新格局的美术馆开创者……先生们的作品饱含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关怀,作品朴素真诚,始终心系民族危亡、抗争与建设的现实,践行着“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训。
【直播回放】导览|炎黄艺术馆“志同懿寿—贺六老寿暨作品联展”
展览开幕式由黄胄美术基金会会长梁缨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壁画学会、中央美术学院及美术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机构领导、嘉宾以及参展画家的亲友、学生等共同到场祝贺。
黄胄美术基金会会长梁缨主持展览开幕仪式
展览开幕式现场
黄胄美术基金会会长梁缨说:“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5月又逢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六位参展画家中,年岁最长的周令钊先生将于5月2日过百岁生日,主办方选择在今天推出本次展览,一是应其他五位先生要求向周先生祝寿,同时,主办方也希望以这六位在艺坛耕耘数十载、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的美术劳动者的作品,献礼祖国华诞,致敬新时代的劳动者。”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戴士和教授致辞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原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中国壁画学会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戴士和先生表示:“新中国的奠基、新中国的建设,几十年骄阳酷暑,几十年暴雨狂风。今年2019年,当全国欢庆建国七十周年、纪念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百年华诞的时候,我们作为你们的学生,总是一再地想到你们在共和国大厦的工地上难忘的日日夜夜……”戴士和说,六位老先生的一生,是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奉献的一生。从开国大典上的毛主席像、中国的国徽、人民大会堂等建筑的装饰、到机场地铁的壁画,人们使用的人民币和邮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先生们的劳动成果,因此,“在我们的眼睛里你们永远年轻,葆有永远的青春年华”。
中央美术学院高洪书记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高度肯定了六位先生对中国美术事业所做的贡献:“作为美术教育家,先生们是美术学院的宝贵财富,他们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他们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带着使命感、责任感和家国情,继续为人民、为社会创作引领时代风潮的精品,是后辈们学习的榜样。
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上说:‘耄耋之年,你们初心不改,依然心系祖国接班人培养,特别是周令钊等同志年近百岁仍然对美育工作、美术事业发展不懈追求,殷殷之情令我十分感动。’”
周令钊先生致辞
本次展览展出了百岁老人周令钊先生穿越80余年的精心之作。周老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壁画系先后任教,是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像的绘制者,还是第二、第三、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师,1950年中国共青团团旗,1955年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的设计者……可谓“新中国的形象设计师”。周令钊先生在致辞中说:“我们为之奋斗的新中国风风雨雨70年了,从参与新中国的成立建设,到见证祖国的成长强大,如今,我已经100周岁了,唯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侯一民先生致辞
共贺周公百岁翁,相携弟妹九零童。
坎坷一世痴子梦,难舍根深家国情。
剪得彩云缀新绣,长城浴血画图中。
伏枥但求天色好,春来扶杖再出工。
——侯一民
侯一民先生首先向周令钊先生致以百岁生日的祝福,随即赋诗一首,回忆起两人共事经历:“他与周先生是同事,是战友,特殊年代也一起因为人民币的设计工作而遭批斗,现在两人年近百岁,仍在共同为北京地铁前门站壁画的设计制作而忙碌——‘我们这一代人是打不倒的。’”老骥伏枥,均因为心系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老人们的爱国之情也令到场观众感动不已。
展览现场:侯一民先生《刘少奇与安源矿工》
展览现场:侯一民先生参与设计第三套人民币 素描稿
展览展出了侯一民先生的油画代表《刘少奇与安源矿工》以及部分工人半身像素描稿,此画以极富感染力的构图和表现方法,为革命历史画的创作树立了榜样。他因创作《刘少奇与安源矿工》获得荣誉和赞赏,也因创作《刘少奇与安源矿工》而走向人生底谷。“在我画《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时,我要表现当年矿工非人的苦难和他们钢铁般的性格;在人物造型上,我只能依靠我的写实能力,以雕塑般的形体,刻画奋进中的人群;但在色彩上,一幅齐白石的荷花启发了我,全画只用不同变化的黑色和两点红色(还有少量的褚色),我有意弱化了自然光形成的光华作用,以强调全画的沉重感。”
郑闻慧先生致辞
作为中国第一家民办公助大型公益艺术馆——炎黄艺术馆创建者黄胄先生一生的知己、爱人,郑闻慧先生和丈夫一起,共同推动了民营美术馆这一中国改革开放后新生事物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界的交流。
郑闻慧 黄胄《海棠小鸡》1987年 纸本设色
郑闻慧先生的花鸟画启蒙老师是丈夫黄胄,“1978年他又能抬起肩膀画画了,他不单自己咬着牙根作些练习,也鼓励我一块儿画水仙、画小鸡,指导我真正画起中国的花鸟画了,随后的十年他断断续续指导我,直到以笔墨写生为主的画花鸟画学习实践,我谓之“学步”,我的老师我的益友黄胄给我保驾护航,使我有所提高,我也想在花鸟画方面有所建树,这次参加展览的画也是在这段时间的练习之作。”
常沙娜先生致辞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常沙娜的艺术来自于敦煌,也来源于大自然。敦煌壁画的花卉元素是她创作的渊源,自然的生命形态更是她设计的灵感。“敦煌的女儿”常沙娜先生以极具魄力的开拓精神,将敦煌的艺术融入现代设计,让世界认识了中国传统艺术之美。两位先生在致辞中也提出,希望中国的新一代美术工作者重视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精髓,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艺服务。
展览现场 常沙娜先生和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陈履生
李辰代父亲李化吉先生致辞
李化吉先生是推动中国壁画复兴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闯王进京》、《文成公主》、《白蛇传》 等作品,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精品,本次展览展出了李先生多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由于身体原因,李化吉先生未能亲临现场,也托女儿李辰带来了问候和祝福。
熊光楷上将发言
画家史国良发言
此外,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画家史国良也代表先生们的崇拜者、学生发言,对先生们常青的艺术和谆谆爱国情表达了敬意。
周令钊、侯一民、邓澍、郑闻慧、常沙娜为侯一民题写的祝寿长卷签名
展览现场
北京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介绍道:“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界和炎黄艺术馆的一大盛事,而六位先生与炎黄艺术馆也有着不解的情缘。炎黄艺术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它的运营没有相对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发展之路也遭遇过挫折,而在炎黄艺术馆遇到困难、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老先生们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如侯一民先生曾不记个人得失,路遇不平,拔刀相助,显示了他的侠骨柔情。现在,先生们虽年事已高,但仍十分关注和支持炎黄艺术馆在新时代的发展,本次展览也是炎黄艺术馆和黄胄美术基金会对先生们无私精神的致敬。”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21日。
展览现场
部分展出作品
周令钊《抗战时的云南(云南芒市)》 1945年 纸本·水彩
周令钊《阳朔古城漓江春(桂林阳朔)》 1993年 纸本·彩墨
侯一民 《刘少奇与安源矿工》1961年 油画
侯一民《青年地下工作者》 1957年 油画
邓澍《挑粮》1976年 油画
邓澍《吴作人像》 1998年 油画
邓澍 侯一民《清水江畔(局部)》 1984年 油画
郑闻慧《菊蟹图(南京)》
郑闻慧 扶桑花 纸本设色 1983年
郑闻慧 崔晓东《兰石图》
李化吉《文成公主》 1963年 油画
李化吉 权正环《白蛇传》 1979年 壁画
李化吉 权正环《牛郎织女》 1982年 壁画
常沙娜《手持香炉的供养菩萨》
常沙娜《伎乐飞天摹本》(敦煌莫高窟隋代303窟)
常沙娜《窗前泡桐花》 2017年 纸本设色
注:图片致谢北京炎黄艺术馆
关键字: 内容标签:志同懿寿贺六老寿暨作品联展,邓澍,郑闻慧,周令钊,侯一民,炎黄艺术馆,,安源,中国,壁画,致辞志同懿寿贺六老寿暨作品联展 邓澍 郑闻慧 周令钊 侯一民 炎黄艺术馆 安源 中国 壁画 致辞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