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1日,李金国首个展“观”于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启幕。图为嘉宾合影
李金国首个展“观”展览现场
李金国在“观”展览现场
识别二维码进入李金国亲自导览“观”的现场
谷雨后,万物始萌生。2019年4月21日,农历己亥肆月廿一日,风乎舞雩,筹备期长达两年的李金国首个展“观”于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启幕,艺术家携工笔写意等近50幅精品之作亮相,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一位当代艺术家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共情观照。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0日。
李金国首个展“观”开幕式现场
信雅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肖蓉致辞
策展人董捷致辞
李金国致感谢辞
“金风玉露一相逢,今天就是李金国的好日子。”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韩璐与李金国是相熟20多年的旧友,在他看来,李金国这批作品非常震撼:“不仅代表了新工笔的一种样式,本身也呈现一种思维方式上的突破。看了这些作品,给我的启迪是他在面对对象的过程中,将现实生活和心灵虚拟巧妙地‘壁’合,这是一种大气的带有禅意的格局,既有精致之处,亦有整体之感,即类似‘澄怀观照’般的体悟。”
本次展览策展人董捷以“观照、观想、观念”之“三观很正”切入点作出归纳:“李金国画中很多主题都是自然界的动物,但他不是简单地表现动物的形态,而是有很深的考量。其中除了对自然的观照,还有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观审,以及更多的自我冥想。花鸟画其实很难突破,因为传统太强,也很难依靠主题取得突破,李金国的画能基于前人的传统变成自己之物,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很不容易。他的画既有传统的延续,又有很多新的观念,真的是越看越有味道。”而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捷看来,很多人画工笔,可能较喜好繁复:“但李金国的画很简约,却包含了很多寓意,借物达意,以心观物,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望与热爱。”老友李侗颇为感慨地说:“当年在杭州的金国和离开杭州又回到杭州的金国,有很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就呈现在这个空间里,感谢时间,感谢大家在杭州的相聚。”
李金国本人则表示“杭州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可谓我的第二个故乡。今天这个展览虽然规模不算大,却是我从艺以来不同阶段代表作的集中展示,可以整体展现出我艺术创作的现状。”
为便于观众理解作品,主办方信雅达文化艺术携手艺术头条,于展览现场特别安置了诸多二维码,观众扫一扫即可直接收听特制的语音导览和艺术家视频导览。
李金国首个展“观”展览现场
“审美与造式”
李金国的生活中,对园林野外等自然有深厚的记忆与感情。因此在他的笔下,植物与动物形态与情绪各种瞬间的呈现自然又生动。这是一种机缘,也是某种自然而然。当然,他的作品绝不仅仅停留在再现层面。源于自然的基因在艺术家有意或无意间的创作中,被沉淀、清理、过滤等处理后,展现出更为庞大与纯净的格局,加上水墨绢纸等材质的特性、处理高级的色彩涵盖万物生机,黑白灰主调的净化融入万千世界之端倪,整体现出某种宁静且幽深的气质。
李金国,1971年生于福建漳州,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江苏省国画院花鸟画创作研究所副所长、专职画家。他注重写生:“它能够纠正绘画过程中很多原先固有的想法。”但也很清晰纯粹写生只是初级过程,“必须进行主观的精神处置后,才可称之为创作”。故其工笔之作虽以细制为主,却能在形式语言中追求灵动畅然的艺术表现,张扬“写”的精神,不为“作”所困,具有一种工不唯作,作不泥工,工中寓写、意动工灵的艺术气象。他的工笔花鸟取法宋元,笔姿墨韵意清气爽、形神俱佳,清雅纯正、性出天然是当代新工笔画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从他的作品中,看到的不再是相隔久远的绘画语言的传承,而是有他自身的一种文化符号的体现,从而映现出了他自身对“审美与造式”的认知过程。
李金国首个展“观”展览现场
观——李金国作品展艺术家|李金国策展人|董捷展期|2019.04.21-05.20主办|信雅达文化艺术 承办|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 特别支持|SoLIFE家居地址|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杭州市滨江区江虹路1750号信雅达国际A幢2F)
部分展品
观 65×55cm×2 绢本设色 2019
空.1 135×135cm 绢本设色 2019
神.秘园-3 30×116cm 绢本设色 2018
神.秘园5 26×49cm 绢本设色 2019
午后 60×45cm 绢本设色 2014
午后.2 38×80cm 绢本设色 2019
西池 60×45cm 绢本设色 2014
云起 60×38.5cm 绢本设色 2018
(注:文中图片由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提供)
关键字: 内容标签:观,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李金国,,展览,工笔,观照,现场观 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 李金国 展览 工笔 观照 现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