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现场
2019年4月1日,“‘数字共筑’DA 2019 数字艺术行业峰会”在上海举行。此次峰会由上海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与数字艺术平台OUTPUT共同发起,得到了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的学术支持。
峰会分为两个部分:“DA 2019数字艺术峰会主论坛”与“风语筑·油罐之夜teamLab展览”,峰会主论坛包括了行业演讲及圆桌论坛。与会人员包括:数字艺术及相关行业专家、学院领导、美术馆馆长、重要企业代表和数字艺术行业创作者等。
风语筑董事长李晖先生在峰会上致辞
开幕致辞上,风语筑董事长李晖先生就数字艺术提出三点思考:“数字艺术商业市场的潜力如何?未来中国数字艺术企业发展如何?我们能为数字艺术行业带来什么?”
在行业演讲环节,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颜为昕、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费俊、阿里云设计中心总监王路平、北京黑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品牌总监于博和数字艺术平台OUTPUT创始人兼CEO刘茵梦分别就数字艺术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颜为昕 关山月美术馆副馆长 演讲现场
颜为昕为现场嘉宾来带了以“共享之美” 为主题的分享,他讲述了关山月美术馆的数字探索之路 。作为一座年轻的美术馆 ,“让数据成为美术馆的新生产力” 一直是关山月美术馆所追求的。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打造高度系统性的大数据数字美术馆。颜为昕先生指出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比较规范的数字系统应用于美术馆和博物馆。因此,关山月美术馆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形成了拥有书画复制、文创产品、书画损坏量化分析、电子知识库等一系列技术的较完善的数字美术馆系统。通过数字化呈现加强艺术研究成果的展示。在技术方面,出品了近代书画院数据标注标准范式、近代书画颜料谱色标准模型等有助于学术研究的模型。美术馆还策划了“关山月二十年数字联展”主题数字展览。在文创方面,形成了“艺术种子”和“艺术东西”两条运营主线。最后颜为昕先生呼吁数字艺术企业关注中国美术馆和博物馆在数字艺术方面的需求,为该产业提供更多技术解决方案。
费俊 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 演讲现场
费俊以“混合现实语境下的未来空间叙事”为主题解读了如何看待混合现实,以及如何看待由混合现实构建的混合空间这两个议题。他的团队打造了“城市即博物馆(City as Museum)”文化历史+城市空间+混合现实的文化古迹参观体验,通过混合现实技术的运用让参观城市的人不仅仅可以通过手机了解到文化古迹的信息,还能看到已经遗失的文化古迹的还原场景,构建更加丰富、更加有内涵的文物导览与介绍系统。其团队打造的“戏游(Lost in Play)”公共艺术事件和“双生花”等数字艺术展览,点明了数字艺术的最大价值在于通过不同的数字艺术手段将更多的人群拉回线下现实当中。
王路平 阿里云设计中心总监 演讲现场
王路平以“计算设计与数字新脑”为主题介绍了阿里云设计中心的发展与特点,提及了阿里云在AR、VR领域的探索,如打造AR产品体验馆等,用数字技术使企业形象更加生动,并更为直观地传达给客户与公众。除此之外,王路平指出数字技术还能与设计及制作深度结合,通过DataV数据可视化工具等一系列数字科技手段,打造以机器计算能力+人脑决策力的“数字新脑”新模式。
于博 北京黑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品牌总监 演讲现场
于博以“新科技美学打造文化记忆”为主题向嘉宾们分享了黑弓在数字艺术上不断的尝试和突破。通过解读旗下作品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上合峰会“有朋自远方来”,探讨了新科技美学打造文化记忆中简与繁的逻辑关系。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沉浸式实景演出《12.12西安事变》、《夜游·五塔寺》则呈现了新科技美学在不同时空的文化中的多种运用。黑弓作品《国家宝藏》、“中国新文创”展览、春晚吉林分会场、多媒体舞台剧《梦回兰若》都证明了新科技美学在潮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于博最后总结到:数字艺术作为媒介正在成为行业与行业的新兴交流方式,其发展前景仍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刘茵梦 OUTPUT创始人 演讲现场
刘茵梦以“从数字艺术到数字体验”为主题介绍了OUTPUT的发展历史,解读了OUTPUT主导或参与策划制作的“故宫‘宫里过大年’沉浸式数字艺术展”、“Gamebox游戏艺术展”和“‘曝光’新媒体艺术展”。她提出:作为专注于数字内容的创新平台, OUTPUT的愿景是去建立创作端和体验端的对话机制,打造有机循序的开放型生态。
圆桌论坛现场
圆桌论坛由UCCA尤伦斯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的主持,嘉宾包括: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李麟学、新天地品牌策略总经理叶雯、红杉资本副总裁王临青、昊美术馆副馆长张莉娸及MANA新媒体艺术平台创始人谢赞。大家从不同角度切入,就数字艺术进行了精彩的圆桌讨论。
李麟学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院副院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院教授
李麟学发言道:“在学术方面,数字艺术作为一个新兴学科,需要建立一个更完整的理论框架,深入讨论艺术与科技以及现实传播的联系,来支撑数字艺术的整体发展。目前同济大学在该学科发展上投入许多精力,设立了新媒体艺术与理论博士研究方向; 同济的设计创意学院通过首创的“ N- ICE 2035 未来生活原型街”和“声音实验室”等项目促进数字艺术的发展。”
叶雯 新天地品牌策略及市务推广副总经理
叶雯说道:“新天地发起了‘光影上海’ 数字艺术主题系列活动,在活动举办的4年中,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加入其中,该项目为中国数字艺术行业发展制造新鲜血液。”
张莉娸 昊美术馆副馆长
张莉娸谈道:“昊美术馆的愿景是打造国际化的美术馆,让更多人走进美术馆。目前,昊美术馆策展的Quayola个展也是我馆最倾向“数字+科技“的大型展览,该展览让大众更好地接触和了解艺术家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将艺术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谢赞 MANA新媒体艺术平台创始人
谢赞聊及:“新媒体艺术行业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业,而是设计、科技等行业的多元融合行业。MANA作为一个新媒体艺术平台一直致力于新媒体艺术的展示、传播和教育。让大众更多得了解新媒体艺术及其发展动态。”
展览现场
随后,当晚,观众从风语筑大楼来到了油罐艺术中心举办的“风语筑·油罐之夜”,参加teamLab大展VIP场次观展与数字艺术派对。
关键字: 内容标签:“‘数字共筑’DA2019数字艺术行业峰会”,数字艺术,,同济大学,媒体,行业,峰会“‘数字共筑’DA2019数字艺术行业峰会” 数字艺术 同济大学 媒体 行业 峰会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