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海报
展览现场
2019年3月9日,越南艺术家黎潮典个展“湄公河往事”于上海杜梦堂正式开幕。此次展览艺术家带来十二件代表性作品,呈现其十多年来的绘画创作。
艺术家黎潮典
自1968年第一次举办个展以来,黎潮典从未停止过用绘画来分享他的故事,他用独特的叙事语汇和源于情感的表达,来诉说个人生活的起伏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生命的兴衰。
艺术家出生于1943年,经历了越法战争、越美战争、中越反击战,从殖民地到独立的国家,再到越南逐渐发展成为最受关注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他的作品也从另一方面诉说了越南近代社会的变迁。
黎潮典的家乡位于湄公河入海口附近,当地的殖民和长年的战乱让他更希望在画布上留下自己最珍贵的记忆——湄公河平原绚丽的自然风貌和当地真挚的风土人情:密集的河网,无际的稻田,飘香的果园,勤劳的村民,流传的歌谣和别具特色的庙宇、市集等。
黎潮典《三角洲2》2013 布面油画 145x145 cm
黎潮典 《Old Temple》2012 120 x 120 cm
黎潮典《Alluvial16》 2012 100 x 100 cm
黎潮典《Dragon 5》2012 80 x 80 cm
几何图形和奇特标志组成的迷宫般的画面是黎潮典特别的绘画语言。
一方面,每件作品都是以多个画面重叠的方式呈现,这恰恰还原了久远记忆在我们脑海中的闪现方式—某个特定的画面、人物、物件或细节总是会最先从无数模糊而零散的场景中浮现。
另一方面,艺术家独特的叙事手法中有各式几何图形:箭头、三角、圆圈、螺旋等等,其中有些图形代表了具体的物件,如三角形既可以是笠帽,也可以是传统建筑房屋的屋顶。而奇特的标志则是来自不同文化的古代字符,包括越族,高棉族和其他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少数民族。尽管大多数符号的含义早已无人知晓,但它们在南部地区的日常生活中却渗透得很好,从石壁的篆刻、宗教建筑的纹饰到纪念品的图案都有所体现。在这些符号的背后,艺术家的真正意图始终是探索自己的主观感受,从而超越场景写实达到直抒情感的抽象。
黎潮典 《 Alluvial 13》2012 100 x 100 cm
黎潮典 《Alluvial 4 》2012 100 x 100 cm
黎潮典《The Flow》2011 80x80cm
黎潮典《Memories 1 》 2011 80x80cm
对艺术家而言,回忆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更滋养了他的内心世界。他希望能通过绘画邀请“过去”进入他的“现在”,既是缅怀,也是和解,从而拥抱那份包含着爱与苦难、以及昔日荣耀的过去。在看似如孩童简笔画般的线条和明亮色彩中,艺术家为画面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元素,做到了色彩和层次的平衡,并赋予其时间的维度。
黎潮典 《Folk song 2 》2011 80x80cm
黎潮典 《Dragon 1》2011 - 80x80cm
黎潮典《Trace 》2011 150x120cm
黎潮典《Market 1》2010_90x90cm
黎潮典《Mekong 9》2005 140 x 200 cm
黎潮典 《Mekong 8 》2005_200x120cm
正如黎潮典对符号的使用,作品的颜色和线条也并非出于对美的追求,而是为了忠实记录其内心活动。例如,湄公河平原的冲积色总是出现在黎潮典的作品中,虽然历经沧桑,但这些美好的色彩却从未在艺术家的心中褪去。
“湄公河往事”不仅是以个人视角对湄公河平原展开的叙述,更是一系列激发观众个人回忆和经历的情感纽带,鲜艳色彩和丰富韵律构成的画作宛如一部令人着迷的回忆录,吸引着观众去静心感受。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持续至4月30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湄公河往事”,黎潮典,上海杜梦堂,,展览,绘画,作品,画面“湄公河往事” 黎潮典 上海杜梦堂 展览 绘画 作品 画面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