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收藏的力量——人可十周年特展_人可艺术-展览-画廊-收藏家-老师

编辑:邹萍 来源:雅昌网 
 
展览主题:收藏的力量—人可艺术十周年特展​策展人:人可艺术总监何勇淼特邀批评家:吴亮、夏可君展览时间

QTTKxYwdpHuxl5pvsc7UcMQjvlUV3mQMDLblRYVI.jpg

展览主题:收藏的力量—人可艺术十周年特展​

策展人:人可艺术总监何勇淼

特邀批评家:吴亮、夏可君

展览时间:2019年3月8日-2019年4月9日

展览开幕时间:2019年3月8日 (周五) 下午15:00

展览地址:杭州市下城区中山北路1号人可艺术中心

人可十年

忽然回眸,人可在杭州运营了整整十周年了。它是在错误的时间(金融危机之后),错误的地点(杭城核心地段、高昂的物业),被很多朋友认为做了一件错误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乌托邦之事——当代艺术画廊。

在开创之初,有多少朋友对我说不要开真正的当代艺术画廊,那里没有金钱等着你,那里没有荣耀等着你,那里只有无尽的黑洞吸噬着你,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也有朋友对我说,你们在杭州开当代画廊开不过三年。我理解朋友们善意的提醒。他们担心人可在杭州这样的一个强大的传统水墨为主导的市场里,当代画廊无生存之可能。画廊的上下游生态系统是空白的。在画廊开创初期,这里没有为当代艺术画廊提供高水准的策展人和专业的批评家,更无收藏家。这里有的是杰出的艺术家和宁静的西湖。这块土地太神奇了。历史上孕育出了那么多艺术大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一部艺术史中半部艺术史的艺术大师出在杭州,或与杭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的不用说了,就拿近现代来说,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吴昌硕、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这些喝着西湖之水孕育出来的艺术大师竟然在杭州的私人收藏中所占比重少得十分可怜。他们的大收藏家都不在杭州,却在杭州之外。这和杭州的西子美名极其不相配,这也是触发我要开一家真正的当代艺术画廊的动力之一。

当初在画廊选址上,我有一直觉,一定要开在市中心 ,必须与民众有关系。不能开在园区和写字楼里,展览开幕即闭幕,当代艺术无法与民众产生互动,更不能起到启蒙的作用。当代艺术在杭州,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启蒙!再启蒙!民众对于当代艺术的认知是一个启蒙的过程。在人可刚开出来的时候,周边社区的人们经常对我说:“这也是艺术?看不懂!看不懂!会有人要?”过了两年左右,他们中间的一些人竟然对我说:“我现在理解你做的艺术了,那是真正的创新!”他还和我探讨起八大山人的成就了。这一点让我感到很震惊。现在,他们都会来人可看展览,并每次都夸我厉害。我想他们夸的不是我,而是对真正创新的艺术和艺术家的敬意啊!  

中国的画廊模式都是学习西方的经验而来的,在本土缺乏落地性和复杂的现实性。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实践,并与真正的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一道共同成长。所以人可艺术一开始就确定了几项原则:

一、人可艺术位于杭州商业核心中心,金融街(庆春路)与南宋御街(中山路)的十字路口,距西湖5分钟车程。在成立伊始就致力于画廊品牌的构造,建立了一支专业的画廊团队,旨在为一流的当代艺术家和策展人提供专业化的硬件和软件的支撑平台。

二、人可艺术选择艺术家有其自身的价值观,对艺术有着独立的判断力。不从众,不投机,经营长线艺术市场和具有学术定位的艺术家是人可艺术一贯的准则。秉承包容性、开放性、探索性的原则,人可艺术以高品质的当代艺术展览和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展示已然出现并挖掘未来即将出现的具有艺术史价值的艺术家,旨在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三、从艺术本身出发,从本土生发出来的,又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当代艺术,并能赢得国际学术同行的认可与尊重是人可艺术之梦。人可十年,是从生命的维度思考艺术并实践的十年。在人可的平台上向艺术家、批评家、收藏家、观众表达着敬意!就是这种源于对艺术的敬意,反而带给我们的是满满的馈赠,使得我们对生命的理解维度中每时每刻都充满着诗性。

生命不止,推广当代艺术的原动力不息,愿人可生生不息。

c4JvmC9NtZhOJOazxgG3dW4iUK3yvmPwRlLLW1bR.jpg

《悬園》系列之一 管怀宾 43X35CM 综合材料 2014年 私人收藏

Kjb3LlPO58AXrV1xLaacWtR1vZhw8A2BsIT1nSrs.jpg

晨之三 田卫200×81cm 宣纸水墨 2015年 私人收藏

7bFZEPZGGAPle2MSiY2jyja0ebwun3yNLg5R6Gx6.jpg

触象—给平等一次机会 李秀勤 38X30X75 CM 铸铝 2014年 私人收藏

iuOKPGlZWJHI0YKVMP5aFMSAoI5hXC1PHXBwMifV.jpg

花园之系列三 井士剑 37cmx20cm  综合材料 2017年私人收藏

xjXkVYcLUnJxgCdzYCZ7spok7XNvAqdPFuCYpalj.jpg

精神之旅2008-7-16 张浩 181.5x146cm 宣纸水墨 2008年 私人收藏

bwRQ0qzeMKbErx5EdmJ2GVc5xbtHlBCXUnLzPIaF.jpg

你不愿谈及或正优雅谈论着的 孔国桥57x76cm 2001年 

s6Fwjly56T6JsHltMe9v8yE0nRAMrTZBbvTPwA1R.jpg

皮椅 韩冬 79x60cm  皮纸水墨 2017年 私人收藏

向艺术家致敬

人可艺术十年的展览史就是向杰出的当代艺术家的致敬史!人可艺术十年做了四十场专业级的展览,就数量而言,不算多,平均一年四场展览,一场展览的时间平均两个月左右,在展览期间有充分的时间让想看到它的人来观看。

人可深知艺术创新的不易,给艺术家出版的画册是以艺术为核心,一切为艺术家所要的精神视觉服务,在财务上不先设定预算,直到做出艺术家满意的画册为止。这在王凯老师、张浩老师、韩冬老师、孔国桥老师出版的梳理性画册为佐证。特别是出版张浩老师这样超大型的手工书,花费人可团队两年左右的时间。我想出版这样的画册,对人可而言也是很难超越的一个范例。

人可展览空间的生发史就是向艺术家表达敬意的合作史。人可空间一开始就像国外画廊的白盒子一样,展览作品一览无余,不能充分尊重每一幅作品的观看,也是对观者的不尊重。现在人可空间的创设已注入了人可精神,这就要感谢艺术家张浩老师。2013年张浩老师对一号空间的创设,使得一号空间具有了修士般的精神内涵。2015年张浩老师对于二号空间的创设,使得二号空间具有了心灵的移动空间。2014年,韩冬老师对一号空间补设了一道墙和2017年井士剑老师对于二号空间补设了一道墙。对于人可来说,这几个空间给艺术家做展览近乎完美,移步换景,形成了一个心灵上的漫游空间。这充分尊重了艺术和观者,激活了空间也参与到了艺术的发生并共同生发了新的精神场,使得空间本身具有了精神性。

人可对艺术家展览的空间色度有超乎寻常的要求。有人说我又在搞装修了,但对人可而言,空间的背景色度是很重要的,它是作品的一部分。对色度的要求极高,就像艺术家的作品一样差之毫厘,俗之千里。色度必须在充分理解艺术家艺术的基础上,人可艺术总监亲自调色确认,并得到艺术家的充分肯定。

人可对展览灯光也是一个生发的过程,一开始我们在国内找不到专业的灯光系统,用国产灯光投射作品,不是太刺眼就是灯光的色温不能恒定,在2014年,人可采购了德国产的专业无影灯光系统,色温恒定在5000K。有人对我说:“艺术家的作品在你们人可的空间里展览,它的精神性怎么就呈现出来的呢”。我想,我们是在用心调灯光。

人可对于艺术家的思想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并前置于艺术家思想的前沿,在展览过程中不断碰撞生发出思想的火花,激发了人可与艺术家共同涉险前行。

人可十年,是自由争鸣的十年,人可提供了一个自由争鸣的思想平台,在人可成立伊始就合作了王凯老师、张浩老师,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断吸纳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优秀艺术家加入人可并推出高品质的学术性展览。其中桑火尧老师个展、井士剑老师个展获当年全国画廊月度最佳展览。2017年人可荣获国家美术杂志颁发的第九届全球华人金星奖“年度十大机构”。

人可与艺术家的关系是在合作中不断生发的紧密关系,它不同于西方简单的代理制,他们那种合作关系缺乏人性的温度,太突出了资本性。

用王凯老师对人可的合作关系上说:“我的位置永远坐在人可这把椅子之上。”

用张浩老师的评价是:“我与人可的合作关系是最高的合作关系,那就是信任。”

用李秀勤老师的描述是:“我与人可是可以做一辈子的。”

用韩冬老师的说法:“我们永远可以在路上。”

人可用务实的细微的虔诚的工作态度向这个时代的杰出艺术家表达着敬意!

xarGkUhm73krLGRmDVUyFtEy0N42xilyGddI0RRj.jpg

献给艾略特 王凯 71X104cm 综合绘画 2010年 私人收藏

54NdkeasgHcNgso3Gb4RiPcjj6XBNxYz9Y7KMBgK.jpg

新早春图C 南溪 123x171cm 设色纸本 2018年 私人收藏

pR8fPG6XEujjwQxCF8z4xX7kt8fuRj2NtVK6Qbas.jpg

醉梦金秋系列 桑火尧 94.5X172cmx3 绢本 2013 私人收藏 

向收藏家致敬

人可一开始的首要任务是对于当代艺术的启蒙,再启蒙!当时杭州的当代艺术的爱好者比较稀少,更无收藏家,但有一些艺术品卖家——听耳朵,无独立价值判断。他们不断地向我展示他们的收藏,让我看看他们的收藏品怎么样?说实话,真是让我无语,他们花了大价格收购了大批的作品,只是满足了一下自己虚荣心后的一地鸡毛。后来我暗暗下决心,人可就是要让收藏家收藏到真正的艺术作品并赚到大钱。人可的核心定位就是要推广具有艺术史价值的艺术家,有大价值才有大价格。

人可的收藏群体在五年后才有真正的收藏家来人可收藏艺术家的作品。后来我发现真正的收藏家们其实一直在观察人可。人可的学术定位?人可与艺术家的合作关系?人可的价值体系和服务体系?人可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我清晰的记得,人可重要的收藏家之一金女士来人可和我探讨了一个下午的哲学之问题。另外一位小姑妈(网名)竟然和我聊的是生命哲学。后来发现她读的很多书单和我的是一样的。王女士和我们聊了一整晚,关于生死之终极关怀之问题,及分享了她的生命体验,不知不觉天已蒙蒙亮了。张先生和我探讨的是灵性的形而上之问题。人可一直感谢这些同道的收藏家们,他们点亮自己的同时也点亮了人可。对他们而言,收藏与其说是一种投资,不如说是一道生命之光投射在艺术作品之中的形而上之思考,艺术作品是他们理解世界的一道光。

正是这种看似占有式的收藏,点燃了他们对艺术作品意义的再生发。他们每天在工作之余用心照料收藏的艺术作品,除湿、恒温、擦尘……在一番劳作之后欣赏艺术作品,用他们充满爱力的目光凝视作品,犹如聆听巴赫之音,带给他们的是穷尽的启示。他们对艺术价值的关注远远高于价格的兴趣,他们收藏艺术品视收藏了一种特殊的隐秘的价值观,价值观被同美的人收藏了。

伟大的艺术作品,我想最好的归属是被同美的人收藏,但这样的收藏家不会简单狭义的独享和占有。事实上,他们都非常愿意将自己收藏的作品展示出来,这次收藏展就是最好的一个例证。

一部艺术作品的收藏史,同样是这部作品意义的生发史。在某种意义上,收藏家成为了这部作品的第二作者,他们注入了隐秘的署名—— 某某收藏家。我想收藏是一种隐秘的力量,这种隐秘的力量不仅改变一个人,如何看待生命,也会转变一个家族在传承的过程中如何理解世界的,甚至慢慢会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世界新的理解维度。

在此向第二作者收藏家致敬!

IaHjTNpYWDAiYHtcAxr6m1NQuumanEv89QjQSrYc.jpg

人可艺术中心外立面

人可历年展览

2018年 

触痕—一部推拿学 李秀勤作品展

2018(第二十二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主题展:西方经典 东方当代

境象主义—桑火尧杭州个展

南田玉色:南溪与田卫的新现代主义水墨绘画

柳暗花明—韩冬绘画作品展

2017年

刀尖上的梦-陈海燕个展

1/2-井士剑个展

开放的天空:十位艺术家作品联展 

杨明个展:一切都从柔软的石头中升起

凹凸之拓:李秀勤专题作品展

2016年

韩冬作品展:未经辨读的图画 

书写世界:王川、张浩、田卫三人水墨作品展

桑火尧与罗斯科:色度在呼吸

空间被赋予精神:张浩作品展

2015年

天界的倒影—韩冬作品展

备忘录-韩冬作品展

重复/衍生”-当代版画展|第九届IMPACT国际版画

再·触·象-李秀勤作品展

天知道—王凯作品

管怀宾&章之珺双个展

过年—当代的延展

2014年

探索当代水墨与未来空间—博罗那上海当代艺术展

浪漫的落差—吕德安作品展

如来之路-李秀勤个展

空色墨影-韩冬作品展

第十七届西湖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3年

艺术给我—张浩当代作品文集和艺术空间

第十六届西湖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2年

又在途中—王凯、张浩双人展

个园—中日当代艺术作品交流展

在場的印刷—孔国桥个展

精神之旅—张浩、鲍凤霞双人展

2012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

南山镜象

2011年

2011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

自审—王凯个展

孤独时刻

2010年

2010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

朱叶青画展

2009年

呈现与建构


关键字: 内容标签:收藏的力量,人可艺术,,展览,画廊,收藏家,老师收藏的力量 人可艺术 展览 画廊 收藏家 老师
下一篇:3月16日来昊美术馆(温州)玩“无限游戏”?_昊美术馆(温州)-昊美术馆-玻璃钢-游戏-金属-美术馆||上一篇:“芳华·秋声——胡秋声中国画作品展”_在合肥-久留米美术馆开幕_中国画-久留米美术馆-花鸟画-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合肥市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