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余位大师。近200件名作云集。多件只在传说中的艺术珍品首次“现身”。多位被历史尘埃淹没的艺术大师“重现”。
有太多的亮点可以追了。在继中央美术学院2018年百年校庆之后,央美在他们迈向第二个百年的开年首展就推出轰动性的年度大展。
展览开幕式现场
1月12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龙美术馆联合主办的 “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大展(以下简称“留法大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隆重开幕,现场高朋满座、盛况空前。
展览现场
光从艺术家和展品名单,就可以确定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强大的以展览和出版物的形式呈现对于20世纪早期留学现象的学术研究展。通过一个展览了解一段历史,了解一部生动的20世纪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此次“留法大展”便是如此。
展览现场人群络绎不绝
今年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百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百年前,为救亡图存,寻求真理,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求学海外,其中既有老一代革命家和领导人,也有一大批中国艺术家,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览现场
而中国的多所美术学院刚刚度过了“校庆年”,当年留学海外的一代艺术家,特别是留学法国和欧洲的艺术家中的大部分都在学成之后回到祖国,他们中的大部分又都选择了以美术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属,为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筚路蓝缕,开拓创业,这样一份业绩和其中的传统,今天尤其值得深入研究;今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毫无疑问,留学到法国的艺术家在20世纪前半叶为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搭起了宽阔的桥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有太多的理由促使央美美术馆要举办这个展览。“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我们进入新时代的日子里,要更加全面回顾和总结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经验与成果,而由此上溯20世纪前半叶中国美术的发生和展开,能够更加完整地来建构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整体历史。有这么多原因促使我们要举办这样一个展览,这也是多年来中国美术界许多艺术家包括在座的前辈,许多艺术史家、艺术理论家、文化研究学者包括今天到会各位共同的心愿。”
展览现场
遥想当年,在20世纪前半叶,一群中国艺术家无论是在国内已有成就,或抱以艺术理想的初心,都经历了艰难的跋涉,登上“波尔多斯号”油轮,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远航才到达欧洲。从北京的中法大学到里昂的中法大学,从中国各地汇集起来前往巴黎,他们在法国努力克服生活的艰难困苦,极为勤奋地投入学习与研究。
展览现场
在塞纳河两岸,中国艺术家的身影成为当时巴黎画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不仅在学院学习,同时也观访博物馆,作欧洲艺术考察,更是以自己优异的成绩参加当时巴黎画坛的许多展览和活动,有的获得了很高的荣誉。面对与中国传统美术截然不同的西方美术文化体系,他们以高度的求知热情、坚韧的学习毅力,既从学理上研究西方造型语言及其规律,也从文化角度体悟西方美术的历史文脉和智识系统,尤其是从中感受到艺术于社会的重要功能,这些都在无形中凝聚成他们坚定的文化信念和艺术使命。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以一个主展和三个专题研究的方式,重点展出从40余家公私机构及个人借展来的40余位留法艺术家200余件作品。展览建立在对20世纪前半叶留法中国艺术家的史料钩沉与学术研究的基础之上,展出的作品来自中法众多公私艺术机构的收藏。尽管由于历史的尘淹,许多作品和文献已不可复得,但展览的主旨、内容和结构可以让人从国际艺术的动态进程中来看待中国美术的现代性价值。
展览现场
在20世纪的国际艺术变革发展的版图中,中国美术既与西方艺术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更对应着中国自身发展的现实,也重在回应中西文化碰撞新的课题。一代艺术先驱回归本土所致力的美术教育事业,将西方美术教育的优长与中国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努力注入中国的教育传统,形成了新的学科与专业特色,特别是人才培养的方式。而所有艺术家在回国之后的艺术探索更是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基因和本土社会生活的现实,将他们在海外所接受的历史视野、思想观念、艺术技巧转化为对中国主题和中国现实的表达,在形式语言的研究上也不断探索中国气派。
嘉宾合影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留法大展,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美术,大展,现场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 留法大展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家 美术 大展 现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