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颁奖典礼大合影
2019年1月10日下午,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群众艺术馆成功举办。颁奖现场还邀请了文创先锋和设计师进行“非遗活态传承与跨界创新”主题分享,以实例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颁奖典礼
本届大赛聚焦非遗的传承和再创新,以“寻找 ‘非遗青春’传承人”为主题,围绕“上海剪纸艺术”展开,寻找创新类和传承类两种“非遗青春”传承人。自2018年9月25日正式启动以来,大赛吸引了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设计学院的学生以及不少专业青年设计师的积极参与。
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颁奖典礼部分作品
本届大赛作品征集历时近三个月,共收到121件创新类作品,包括工业设计、时尚设计、App设计、VI设计、多媒体设计和环艺设计六大类。大赛评选分为初评和终评两轮。初评评委由上海的设计院校的老师和专业设计师组成,决赛评委由苏冰、奚小琴、姚诞、毛文、侯正光、孙英杰和章莉莉等7人组成。
团市委宣传与网络工作部部长陈立俊为合作设计师俞湘琦、李诗忆、李海滔、邱嘉欣颁奖
徐汇区文化局党委副书记金建红及团市委宣传与网络工作部部长陈立俊为一等奖获得者王静雯、李青舟颁奖
经两轮严格评审后,最终10件创新类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此外,根据上海剪纸青年传承人的投稿,也决出了2件传承类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用当代青年的才华和精神面貌,为剪纸艺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力,以丰富多样的载体,可以看到非遗文化在当今这个时代的无限可能。
获奖作品名单
王静雯《灵》
一等奖作品是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王静雯设计的《灵》首饰和由东华大学的李青舟设计的剪纸拎袋。王静雯的《灵》结合了剪纸元素和旗袍元素,以精巧的剪纸纹样演绎出一件颇具风情的旗袍领口首饰。
李青舟设计的剪纸拎袋
李青舟的剪纸拎袋是一款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入手,关注到年轻人喜欢“轻饮食”和“打包”习惯,又巧妙利用了剪纸可拉伸的特点,制作而成的环保包装袋。
《花鸟屉》
二等奖作品《花鸟屉》巧妙利用了剪纸的镂空特性,对蒸屉进行了再设计,以剪纸图样取代蒸屉洞眼,既美观又实用。
《RE-CUT极剪》体感游戏
三等奖作品《RE-CUT极剪》体感游戏,则是从年轻人热爱的移动互联网传播方式模拟剪纸过程,有较强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另一件三等奖作品《黑鲤闹松江》动画为剪纸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媒体的呈现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其动画形象融合了剪纸元素和皮影元素,两种传统文化碰撞出了别样火花。
Tiana 剪纸图案首饰
此次大赛也吸引到留学生参与,三等奖获得者来自法国的Tiana在接触上海剪纸后产生了极大兴趣,设计出了一款可以自由拆合的剪纸图案首饰,足见海派文化的巨大魅力和本届大赛不同一般的影响力。
上海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何炯及青年报社副社长、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副会长田雨均启动上海设计周与模样大赛合作仪式
据透露,这些作品受到企业和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的关注同时,除了在上海群众艺术馆展出外,还将亮相2019年上海设计周,以此来引导更多市民关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由青年报社、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和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主办,由《生活周刊》和徐汇艺术馆承办,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学术指导。大赛为传承和弘扬上海的城市精神,助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关键字: 内容标签:,,青年,创意,设计,传承青年 创意 设计 传承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