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日下午,由广州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天南地北’——广州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具象雕塑教学交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原广州美术学院校长黎明,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范勃,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陈克、党总支副书记刘燕平、副主任张弦,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鲍海宁,沈阳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林志民,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馆长左正尧,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吴慧平,原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林国耀,原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吴雅琳等广美、鲁美师生代表出席了开幕式。黎明、范勃、鲍海宁、陈克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张弦主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原广州美术学院校长黎明致辞
黎明在开幕致辞中代表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对远道而来的鲁美的老师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鲁迅美术学院的教学一直是我们广州美学院校仰望关注的一个榜样,我们的前辈潘鹤老师、梁明成老师经常在全国的各个活动上,和鲁美的老师们切磋、合作、联谊,也经常把他们的好经验带到我们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中来。天南地北,距离产生美感,距离产生学术,距离产生友谊。希望今后两校能共同举办更多的学术活动,将交流、对话、发展的传统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范勃致辞
范勃在致辞中提到,广州美术学院与鲁迅美术学院在雕塑创作与教学上,所呈现的非凡成就,为中国雕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天南地北,这个展览不仅呈现了两个学院之间紧密的学术交流与联系,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讨雕塑创作与教学的未来发展思路的契机,当下的社会文化发展深刻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迭代也在不断地推动艺术观念的更新。这个展览也给我们设问,在今天我们当下学院雕塑教学当中如何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与科技的冲击,在我们当下的雕塑教学当中如何有效的回应雕塑艺术创作跨媒介跨学科趋势的挑战。今天这个展览所呈现的作品应该给了我们一些答案。
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鲍海宁致辞
鲍海宁在致辞中对广州美术学院的策展团队进行感谢,同时他希望通过两个学院的雕塑交流展对具象雕塑教学往什么方向发展或者说是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推动具象雕塑教学的多向化的面貌做一些研讨。他指出今天这个展览是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最大的一个师生在外交流展,对学校雕塑系的学术建设、教学建设都是一个重大意义的举措。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陈克致辞
陈克在开幕致辞中提到,我们筹备这个展览有一年时间,两个学院在具象雕塑教学的板块上,拿出自己的优势与作品进行一次对接与交流。今天这个具象板块的教学交流,是一个教学板块的基础,对几十年教学在具象板块上做一个总结。我们要站在这个基础上,对未来中国雕塑教学更多的现象面貌与方式,在这个高基础上进行探讨的起点。今天这个展览为我们呈现了两个学院很明显差异化的面貌,同时也为我们去鲁美做研讨与交流打好了基础。
本次开幕式由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张弦主持
潘鹤 《艰苦岁月》 200×165×82cm 玻璃 1956年 广州美术学院
黎明 《孙中山与黄埔军校》 86×26×68cm 青铜 2011年 广州美术学院
陈克 《广东青年》 玻璃钢 1m×0.6m×0.7m 2006年 广州美术学院
李象群《倪瓒》 68×22×27cm 玻璃钢着色 2013年 鲁迅美术学院
在中国雕塑教育地理版图上分立于“天南”与“地北”的广州美术学院和鲁迅美术学院,其具象雕塑教学具有各自的学术传统和鲜明特点,为促进在具象雕塑教学与创作研究领域里的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由两校共同举办的雕塑联展首先于2019年新年之际在南国之城广州拉开帷幕。展览共遴选两校建校以来由师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雕塑作品100余件,呈现了两校具象雕塑教学深厚的学术积淀、多元的作品面貌和丰富的教学成果。
鲍海宁《暮色》 30×15×15cm 综合材料 2018年 鲁迅美术学院
高帅 《流逝》 40×40×24cm 陶 2018年 鲁迅美术学院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2019广美·鲁美具象雕塑教学教师座谈会”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咖啡厅举办。两校教师代表以“当代雕塑教育需要怎样的‘具象观’?”为主题,探讨在当代雕塑教育面临新观念、新技术、新媒介的挑战背景之下,从各自的教学实际出发,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构建当代雕塑教育“具象观”的方法途径与意义价值。
高永俊 《角力》 130×67×50cm 树脂 2017年 鲁迅美术学院
洪涛《西行漫迹》85x28x75cm 青铜 2008 鲁迅美术学院
两校具象雕塑教学交流展及相关学术活动的举办,使“一热一冷”的雕塑南北两极汇流于此,呈现了广州美院与鲁迅美院几代雕塑人对具象雕塑的探索,梳理和总结了各自具象雕塑教学的历史沿革、传统特色与经验成果,同时在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的今天,理清教学现状及遇到的问题困境,重新构建历史化的“具象观”,共同探索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具象雕塑教学新的发展方向。
张弦《朋友系列之龙兄》 100cm×100cm 硅胶、毛发、树脂 2012年 广州美术学院
田飞 《生命3》 34×23×20cm 汉白玉 2018年 鲁迅美术学院
曹崇恩 《夏衍》 60×30×37cm 青铜 1996年 广州美术学院
王瑞雨 《带着我的小熊一起飞》 73×40×35cm 综合材料 2013年 鲁迅美术学院
展览至1月13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雕塑,广州美术学院,天南地北,,鲁迅,具象,教学,中国雕塑 广州美术学院 天南地北 鲁迅 具象 教学 中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