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范门”盛宴___2019范炳南师生展持续诠释水墨的当代性_范炳南-当代水墨-当代-作品-理念-南阳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网
 
前排左起:张迪、支健、刘亚红、范炳南、南阳子;后排左起:李宏平、李倩、杨卫纳、王战凌艺渡.小陕画馆外

M84Q9qH3CJR3JbkSFi8abfZ9BAXC0mN15qJKhrCP.jpg

前排左起:张迪、支健、刘亚红、范炳南、南阳子;

后排左起:李宏平、李倩、杨卫纳、王战凌

r3Vg9obfgdGyLJcSmlXjgrKe24eQeKHKR6PY34ZK.jpg

艺渡.小陕画馆外景

 作为一年一度的范炳南师生展,已经举办了两届。这是一场弟子们在师父范炳南先生的指导下进行的当代水墨实验性展览,展示了范炳南和王战凌、李宏平、支大鸣、张迪、南阳子、杨卫纳等六位弟子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并不是单一的范家样式,而是以“自由、包容与开放”的姿态呈现着不一样的艺术个性和风貌,忠实传递了每位弟子在师父艺术启蒙下的“千差万别”。

PA8PSoiDYdbvEIlDhnzDAzGFVy6IWrRfF2iasRjC.jpg

ag2KmEZeZhNpwHbK6lDRfvvyo6LjCEpFzJoIY5ZX.jpg

uV9YdXXZKDVBN4pm2nzwlkvL1pnVFXsIALHMbdsf.jpg

砸碎瓷瓶

再续“砸瓷瓶”行为  重申打破与重建的艺术观

范炳南是旅美艺术家,师从长安画派赵望云、何海霞等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探索中国水墨的当代化和国际化。近年,他在西安收了6位学生,这6位年轻艺术家跟随范炳南的步伐也在进行当代水墨的探索和实践,在西安形成范门现象。

此次师生展,继去年砸瓷瓶引发争议后,再次演绎了一场关于打破和重建的行为艺术,直观和鲜明地呈现了他们的艺术理念。开幕仪式之前,范炳南将一瓷瓶放置于画案宣纸上,将其敲碎,寓意岁岁平安的同时也表示着打破惯性与陈旧;此后将碎片散落放置桌面,率领7位学生在瓷片之外的空白处用各色色彩泼洒出抽象图像,最终成为一张抽象水墨作品。

sGPHpt313X7tIBAYBMzm6nvJysCBHR3i9ZiCjC9c.jpg

YrjvX1NgexmSkYGGONJRi9iApA9lE2swmNv3uAEb.jpg

0o30nvQEQm3mPTPAiPp1mmg7ZrrNbPXo2amk2O6d.JPG

Bg9cjFqlMIWaXaYTxMAJkRqP074tR992CsnQDnd9.jpg

CCL7ChPWfhhN3JJRJ1KwktnOXCQ8PQTIcyTgh9Cz.jpg

重建一幅抽象作品

谈到此次展览和之前的不同与亮点,范炳南告诉艺术网:“这一次画展同样是砸瓷瓶,不过只砸了一个,目的是让他们回顾,看结果。寓意我们一定要尊重传统,传统是优秀的,但是也有很多伪传统在影响着很多的书画家。我们书画创作的路怎么变?不是在宣纸上苦苦地想象,一定要是理念的变化,不把旧理念砸碎,永远不要想去创新。只有砸掉、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有新的理念,才能往当代艺术上走。”与此同时,范炳南提醒当代艺术不要走向误区,并不是瓶子一砸就有了一副当代画,这虽然算作是当代画的创作手法,但是没有深度和厚度,没有思想性。“砸瓶子也为了告诉学生们,当代艺术不能只注重感觉,要有思想性。”范炳南认为虽然学生们作品还有不足,但在保持了学术性、研究性、探索性上表达了自己的陈述,我们提倡的是“画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符号、讲自己的故事。”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渡画馆,范炳南,当代水墨,,当代,作品,理念,南阳艺渡画馆 范炳南 当代水墨 当代 作品 理念 南阳
下一篇:2018年第六届崔岗艺术节开幕_第六届崔岗艺术节-安徽-文玩-乡村-致辞||上一篇:“匠心之美——封俊虎书法精品展”在京开幕_封俊虎-北京枫美术馆-匠心-画院-展览-院长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