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艺术家邵军致辞
2018年12月29日,“余事铭心——邵军书画小品展”在中赫画廊开幕,此次展览以“铭心之余事”为主题,演绎着艺术家邵军在教书与治学间对生活的记录,深藏了艺术家个人心灵的痕迹,将传统文化的内在融入到个人的创作中。展览是邵军近年来书画小品的集中展示,与中赫画廊相呼应,打造一纯粹的中国传统艺术展览。
展览现场艺术家邵军为观众导览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罗世平教授谈到艺术家的创作时表示:“邵军的作品很不简单,他有做美术史论研究的心得,同时又有实践,有的作品不漏痕迹,有的是他的心得体会,我们是同门,他用笔墨表现心中所想,做学术研究能够把自己所想通过书画诗歌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来的,他的作品有深度,有内涵,有追求。”
北京林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画家、研究生导师丁密金教授讲到:“我和邵军是同学,他的学问做的很深,一个做理论研究的画还能画的这么好,非常让人佩服,他把中国文人画的笔墨精神研究的很透,并且在画面中展现出来,可以看到地地道道文人画的气息,他写字画画非常讲究法度,同时还写诗,看完展览之后,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这是看完这次展览的收获。”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多年前我们一起写过生”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著名美术理论家、研究生导师李昌菊教授讲到,他表示邵军的创作是有现实基础的,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同时,邵军在中国画创作的诸多问题上都有独到的见解,不管是当代还是传统,邵军的判断非常的准,所以在邵军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美术史的文化逻辑,中国画价值体系的判断。
艺术家邵军则表示,自己最早的艺术启蒙是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就收集火柴盒上面的图画,然后临摹,后来考上师范学校也坚持画画,这份坚持一直持续到现在,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对生活有所交代,我喜欢传统文化以及文人文化,在传统文人文化中间有自己的体会,关于传统,不要担心有隔阂,我们生活在现代,在学习传统的时候,学古人就是学古人,学自然就是自然,很容易将它们割裂开来,但是我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我会继续努力下去,希望将来能做的更好。”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邵军,是中赫时尚空间软装设计课程教师,艺术美学研究学者,中国字画及西洋油画鉴赏专家,主要从事于中外美术史、中国书画和当代美术思潮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也是艺术教育专家。他在治学与创作中,不断地通过发掘新材料、转换研究视角,用更细致的思辨研究、更合理的研究方法等启发人的创新思维和意识。从理论到创作,邵军始终关注着日常生活与学术层面之间产生的一切可能,这些源于内心的诗文与艺术最终通过字画的方式,验证了艺术家对学术的研究关注不仅仅是从理论出发,更是向自我生存的体验致敬。
此次展览构建了一个纯粹性的中国传统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家近年来的铭心余事将以书画的形式在展厅展出,当观者漫步展厅时,实际观看感受与艺术家创作的心路历程交相呼应。
现场展示作品
现场展示作品
展览期间,中赫画廊还将组织座谈会。通过邵军的字画,围绕“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价值”进行讨论,希望唤起观者对于东方艺术的感觉与思考。这种意境是人生理想与美学境界的某种契合,各种文化艺术元素,启发着人们的审美,带来生活的灵感。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2019年1月20日。
艺术家简介:
邵军,男,籍贯湖北天门,1973年生,文学(美术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科召集人,中央第十三批博士团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师从中国画学学者阮璞教授和美术史家、敦煌学泰斗金维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书画方面的研究和创作工作,曾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赫画廊,邵军,书画,,创作,美术,研究,展厅中赫画廊 邵军 书画 创作 美术 研究 展厅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