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巧推拿_妙触痕:李秀勤在人可持续开拓艺术边界_触痕-人可艺术中心-李秀勤-盲文-生命-推拿学-拓印

编辑:邹萍 来源:雅昌网
 
2018年12月22日,李秀勤在人可艺术中心的第四次个展《触痕——一部推拿学》启幕。图为嘉宾合影艺术

veGy0K4f2nVH21gZDyz06sGVBeHHzAW49frykGlX.jpg

YY6TZPRN1qiNoku4tOa0BReOnzBB2psuOra749FR.jpg

2018年12月22日,李秀勤在人可艺术中心的第四次个展《触痕——一部推拿学》启幕。图为嘉宾合影

eTInCfQu2Xs5OqKyeKaCo50NZFl3OS3DbWboLZaE.jpg

艺术家李秀勤在展览现场

W69fI59osU4TuRZ9mOZHpwrHCgnfwKfZq7fjRqZx.jpg

G2qUF7QlDsZUTs3slCS39lubkx3QvPVx5De2vp2n.jpg

elkukUKvtOm06k2Q8Pjaj2UJ2dLEbf6cGIxq8wvK.jpg

Nf8DsSbejeI0vfemHdyilWncxVhPMcnfxINrCATG.jpg

gLvj91FD1T3wQ4EqtmQchGYHykIuY0JbdmBsX0dX.jpg

李秀勤个展《触痕——一部推拿学》展览现场

2018年12月22日,李秀勤在人可艺术中心的第四次个展《触痕——一部推拿学》启幕,展的是以雕塑家的思维方式进入当代艺术的最新思考,拓的是一位独立艺术家此时此刻对生命、艺术、社会的思维之痕。而作为2009年诞生于杭州的本土艺术机构,此展亦是人可艺术中心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首发。

coEof88KJR9CGOxTMSyxMzVXWU3WAQuUrPYNylWj.jpg

FvUlv41vKugkIKm1O9Rh4HMNixMIGO1asUznemYP.jpg

艺术家李秀勤

SWLMesVv36Qs3rHnyBuebI9fc0qLPx42vTJMW7Kj.jpg

人可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何永苗

hPcB2h1h4J5Ngr43O8fVxuwV4AfPRc08iVhrGfZT.jpg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余晨星

5PnD1k2zibB9p4FtF3igFnu30A8QKYsGLR7eRVN7.jpg

br0sad6NAd587LhQ3jNZRIbuRoU52jSeFsDKPWia.jpg

wiUYeyS5OvNYr07FpWTS92W03MmnemJym4UppiEe.jpg

李秀勤个展《触痕——一部推拿学》开幕式现场

李秀勤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艺术无限探索的激情在当下极为难得,值得尊敬。

这一次,毫无意外,她又带来了惊喜:整个展览核心是那件“机器”,源自2012年艺术家和一件旧机器的碰面:“当我发现它时,它已经病入膏肓,被卸成七八段。我觉得它和我有关系,我可以让它再生,于是把它带到工作室,将一部盲文的《推拿学》刻在上面。”雕塑做完后,她看着它,它上面的一些盲文经络和穴位就像一些神秘的生命密码,“我应该让这些能量释放出来。雕塑本身有能量,但观者一旦站在某个角度看,只能看到有限的几个面而非整体,如何通过合适的方式展示它的整体?我就想到了拓印。”于是,东方趣味十足且历史悠久的宣纸和代表西方当代文明史的钢铁机器,以及艺术家独有的盲文与拓印结合,聚合成极具独特性的艺术印记。

msDc16sOncPwdka1yngnWW3QCPk2zUisOvB2qirI.jpg

HUJ4zcNpNYI3TRmAoExPQ2m238xLR5Wes9X7uA1m.jpg

KiK19XUm6wDSzatlSMHwIP7t1cEQcJmkmtsWi0Ww.jpg

hjphahSObCG9TiqFuM9gUmbucUlkfQiRgZvw0wGQ.jpg

xPp88RhEDfnXTNbgFrS0Ty1ZfI3nlTx8tj9DMdaU.jpg

YS1Ql54lgLr3jrn9VfIVdu6V1wDYNOC4c7XCCu4W.jpg

j3ViciQ8V7e927D73wrJMw8VWsW1oPDHzciqSW13.jpg

uewELLEWeI7ZxyarBNvwuvrortnTuPzjbgprecYn.jpg

JwLdETq9HVzy4ZROCcXi7eAKJ5kKNInX1wzipmhE.jpg

TdRUCCBRwC2Ua2VSzsU5RkE5JDOP66VRNS1PiAeG.jpg

XqKAudO1IoERMRQiJdBhaLFZNmZIa2WyD1Xd5xO9.jpg

6RhaiDaGSMU09aGz5YqxnTGwKJ3ez03lH3fKH1S7.jpg

kGHyUnTM8pcAamLe7crK2MfI0CzE2lUe5vtKH2xb.jpg

FUM7ftSqj38CxfypsShKqSHhY8mgnKSqWaEdkAQr.jpg

李秀勤个展《触痕——一部推拿学》展览现场

“去年我们合作了‘凹凸之拓’,李老师打开了一种新维度,这次李老师又呈现了全新面貌。她很早去国外留学,当时很多杰出艺术家在强大的西方体系之下迷失了自我,而李老师则自觉寻找自我,一路追寻个人生命,在当时集体无意识的大背景下,是非常难得的。”艺术介入社会方为大爱。因此,在人可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何永苗看来,这次展出不是简单的材料实验。“李老师给我有触动的,是一直寻找的生命语言和精神关怀,这一定与自身生命体验有关,但我不赞成将其视为简单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国际化,所以李老师这次的实践打开和解决了很多问题,可能预示着与西方当代艺术不同叙事和语言创新的启示。信息量极其密集,有待时间的不断消化。”

PkNQxnnTztr77RahJj4aLKZwS4WJEiQPY6TFYIVC.jpg

FdxuWEusn9Uq6TVVr8pUxUZd9o62d3zT0MaWaXKk.jpg

DxrlZAUNfQkaOW2Mz1jNcAk1J3m6CrGhxChqTFdk.jpg

ltG8B6m3TPgtxEhQ75wxf9T4QxNrjFH9uN2WL6rN.jpg

aUa6FH16SffzYaDnS5VTL5GYcoD0Fj6DsJuXsoLs.jpg

uJLwEU1mPahif8C75wgtvetcj3pHmeBtDdcimnA6.jpg

iJm2ulZNwWXnhUBz52kDzbBXkBhCJanlYqcC8TQI.jpg

gKKogKLLtPtgJwqQMjrR4YkOoC14eGMKE1DrIOnO.jpg

8vT21hPhYlAYrUEvHJhVbKvJXHOYvfxuvOARAe6q.jpg

李秀勤个展《触痕——一部推拿学》展览现场

身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李秀勤的艺术探索始于1985年,并延续至今。在她看来,艺术家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认识,“只有对自己、对社会,对整个人类拥有此时此刻的认识,才是一个独立的人、独立的艺术家。”沉浸雕塑30余年,对其,李秀勤有自己的判断。“如从形式上来看,雕塑的特征就是一种凹凸,我在1993年代提出的‘触觉凹凸’其实就是我对雕塑的认知。雕塑不能脱离大艺术概念,艺术首先表达的是生命命题,是对人类和社会的认识。”艺术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如何生长,它不只是纯粹的视觉艺术,如果一个人因为生理障碍而不能欣赏艺术,这种局限性可能会使艺术之路越来越窄。故其画面上密密麻麻的小点并非某种具体形,却可以激活观众心里的某个触点,“这是我想要的,它很神圣,可以唤醒某种迷失的美好。”

“人可画廊最可贵之处就在于积极进入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艺术家一起探索当代艺术的可能性。一个画廊不在于它有多少资本,多大规模,重要的是有独立精神,一个艺术家有作品,但没有画廊来支持,没有画廊愿意和艺术家一起实践的精神和热情。我觉得,我这个展览,包括之前的几个展览,都不可能和大家见面。”作为多次与人可合作的艺术家,李秀勤对其十分推崇:“从人可画廊举办了这么多年的展览和展览的品质,能看到一个画廊精神:和艺术家共同冒险,才能够创新,才能够开拓。”

TTGtc4VzPcbqtLBUYr0oY5uP7DQyMe15Fsh1FTwQ.jpg

KIUXiCYPInqgxnRtMtmn97SRhWzcqBfTxqAHuSaL.jpg

6qJtajLAGKbihH836ig7XBsWzfTDl7uQpOImfZVD.jpg

5ZfwiaDHKtNBeYhfEGvmvBNKaR4ndM30QhHtPV6W.jpg

1cW6U8HU4E0ZRJWUM5b3uOjgtZ5MICZxN2BpiJO3.jpg

aMk40Avj6d06mNRsjQEbpREqMb6XmHtpU12BMfyb.jpg

MG5dasyhNtMdKVBhE5SzSVaOaBbeOicHLCVsq2d3.jpg

akQeBThxRgfL4dHmhEBILR2k9tkKpGwf16UtNxkX.jpg

Q2dp4FwGdCejbwEDSpTQUaFaogmSL2khCBY8F4t9.jpg

nxMM5Ble3vY0ZMqwiMWktmdc9AZI2oxT0DYWt38g.jpg

izD36rEckrENcwAFwjRWwSzgLuHwUvNjdWXe9OOh.jpg

AhfJlQPGTT4w6FkoJQRh1a8bJ9N6si2O6pKNVYKZ.jpg

E2ZBxmai5JAvhRNpfJk3LtCIfJZvYantxRcIuZ05.jpg

lN3tyMQcMsasqGilicmAxtSZDte5br9BHTxokBtc.jpg

gakfG4M4wkqZnCwdIzlJLjY6y9nxOrZ7MK3Rfm8o.jpg

李秀勤个展《触痕——一部推拿学》展览现场

观看李秀勤的作品,需将目光延展至更长更广的时空维度。

1993年,李秀勤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举办了首次个展:触觉•凹凸。这是发根于她个人生命经历以盲文为造型元素,邀请盲人和正常人共同参与的一次艺术实践。“从此,我的生命记忆与艺术、盲文、社会及人性关怀的坐标维系在一起,这使我的艺术实践得到了极大的释怀。”

2003年,她在雕塑系第四工作室开设了一个课程——以书法为媒介的雕塑形态研究,邀请中国美院多位书法专家上课。这过程中,书法艺术的形态、空间、结构、笔意与雕塑三维空间的转化关系是她的实践重点,对篆刻、拓印也进行实践。

2012年,她在一家金属废料场与一台正待拆卸的大型挖掘机相遇,“它的姿态告诉我它或曾身经百战,如今老、弱、病、残,丧失生命机制和劳动力!火柱四射、气贯千里在铁水流淌中庞大的机器被分解了……它需要彻底地治疗与全身心的保健!”历经半年艰辛工作,一部盲文推拿学被植入机器的肢体,宛如神圣的密码在呼唤生命的再生…雕塑作品《一部推拿学》诞生了。“在创作过程中,我感知盲文与机器相遇所触及的那一“点”而生成的能量,它不断扩散而凝聚成一种强大的气息,冲击着我的思绪并转化为图像。我期待将这种能量、气息延伸拓展,超越雕塑的实体而与当下社会、古老的雕刻、拓印、水、墨,与我的‘触觉·凹凸’相遇。”

2018年,《触痕—一部推拿学》展诞生。“拓印雕塑《一部推拿学》的过程是再学习,再创造,深入感知生命与机器,死亡与创伤,断裂与生成的过程。一部推拿学与病残机器相遇,折射的是人类被大数据、网络、机器控制的时代,对自己命运的困惑和那一缕深深的忧伤。歌德曾经说过:谁游戏人生,谁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面对今天的当代艺术实践也是如此。”李秀勤说。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一部推拿学,触痕,人可艺术中心,李秀勤,,盲文,生命,推拿学,拓印一部推拿学 触痕 人可艺术中心 李秀勤 盲文 生命 推拿学 拓印
下一篇:在大都会艺术中心“站在彩虹跳伞”:李洪波装置艺术展开幕_彩虹-李洪波-装置-一棵树-跳伞-站在-童话世界||上一篇:2018“艺启梦想·走进乡村”公益支教项目_沿河中心小学美育行动在京举行_公益支教-T3国际艺术区-美育-中央美术学院-结业-乡村-学生-公益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