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60年代”的当代性和东方性__“面向东方”为景德镇再添当代东方美学_60年代当代艺术展-中央美院陶溪川美术馆-展览

编辑:刘爽 来源:雅昌网
 
开幕式上嘉宾合影()这场展览是60年代人理想和情怀的艺术再现。由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陶文旅集团主办,

GYFLovjy2yk4xWzAcKgsWJE66ai0pTgG2189UAVi.jpg

lRauFc6w4D04M6Da1Srv5M7ZxSpfdcPXiEqWAhnv.jpg

开幕式上嘉宾合影

()这场展览是60年代人理想和情怀的艺术再现。由中央美术学院、景德镇陶文旅集团主办,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承办,上海新美术馆协办的“面向东方——‘6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展”于2018年12月8日在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拉开帷幕。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有艾安、陈文令、冯放、黄勇、韩中人、刘刚、吕品昌、缪晓春、邱志杰、史金淞、苏新平、唐晖、王晓鸣、王家增、向阳、姚璐、张立、祝彦春、张方白、左筱榛。

QDo9eU97JLXUBdum5cxxZvD17FcMTfGYNau0ATcL.jpg

c1hpy2jzaGNSTVpiPDDFViyhI8rUoy4JNQOOFtSh.jpg

NuhZwmD2F365038EbQgNz2Ssmc7dVsCJ0lMmm5ii.jpg

TlX3wIvtaNy0bRRdrMv7NFyKascHmNQ5r2OLQuHz.jpg

展览现场

ZRUuKDZKxznQbrGAnh5cviHtAeEb7cNjXd4g08tq.jpg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作为这个城市的一种存在和力量,也在为中国艺术生态走向更开放的对话和交流中不断提供话题。这次的展出作品除了保留原有纸本以外还特别增加了雕塑装置艺术,结合美术馆内部空间跨度灵活自由的特色全方位多角度向公众展示当代艺术的不同风貌。作为千年瓷都景德镇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发展成集传统创新、本土与地域等多元因素与一身的文化场域。千年沉淀的文化精髓与瓷文化的传承、当代纷繁复杂的文明冲突与意识形态的新建构使这里不仅承载着过去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实践的印记,更承载着当前价值意义的阐释和文化艺术的传播。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作为艺术界的中坚力量,既面对了一个伟大时代的终结又面对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怎样在当下世界文化多元的图景中建立一种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的中国新艺术而不是单调的文化他者的形象,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能在这个多元的文化之旅中找出我们这个时代根源性的东西,实现艺术家独立的自我阐释的价值,我认为这样一个展览在当下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j9JMxnf8yc5Eoo29xj0ZA5LEdViKeZ8vgoyelbte.jpg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林荣致辞:

  景德镇陶瓷大学与中央美术学院两所院校一直以来都有着深厚的交流渊源,随着中央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研究院成立和创建,我相信两所院校的学术交流会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共同为中国艺术教育事业和中华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努力。

BVzqrU0nX4wAMgIvwq38QOz2fYVdC45OqenHqgzy.jpg

中央美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余丁致辞:

今天进入到信息时代和数字媒体时代,而当我们仍然去关注传统手工关注传统的文化意识关注传统的材料的时候就显得特别有价值。因为数字时代仍然有文化的根本,所以这个展览所有的墙上作品都是纸本,都是我们说的东方最基本元素和最基本的材料。这些作品都是作为六零后的艺术家在基本元点上面向当代的一种探索,展览能够在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开幕也具有特别的意义,陶溪川所在的景德镇是千年瓷都,是中国也是东方文化的一个根基,树立文化自信该如何面向未来需要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进行当代转化。我认为在景德镇陶溪川就开了一个先例,是把景德镇瓷都千年的文化积淀向当代文化转换的产业化的尝试,所以中央美术学院在这里设立陶瓷艺术研究院在这里建立美术馆也正好是契合了传统向当代转换的一种方式。

Ft2HHwIkdXCS0YCK2OzzhJV4bQTt5BZ4R1TCDnap.jpg

参展艺术家张方白发言:

展览从学术的意义来讲有两点:一是当代性,一是东方性。讲当代性我们必须从世界艺术史的角度讲,因为现在当代艺术是从里德的线性艺术发展到杜尚的时候已经没有界限了,所有最有西方原创的艺术理论已经终结了,在这个处境下整个艺术原来蓬勃发展的动力找不到一个热点,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选择艺术的可能,所以在这个时候重提东方不是我们过去民族化时期艺术的意识,是世界艺术的循环是我们为世界艺术贡献可能的意义的时候。

KA1gcdrSXJFB9paOk2mXpjV9kBAxkLnHuoN7Wvq6.jpg

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子力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陶溪川美术馆给这个城市带来了非常有未来感的、能够改变城市性格、城市品德品质的一个展览。因为有了央美的美术馆我们这个城市变得更加有文化有艺术有未来。关于六零年代,我非常有感触。我是1965年生,如果从年龄来说我最有发言权。我站在景德镇这个曾经的废墟上面我想来谈谈我参观这个展览的情感,我们一直交织在公与私新与旧中与外之间,我们建立陶溪川,让这一切我们觉得非常交错交织都变得特别交融,陶溪川就是一个交织交融交互的场所。

SXxla0u6I94ko3dtApFkX7FwD1UszUGjS32l9w9j.jpg

中央美院陶溪川美术馆馆长黄山为开幕主持人

1w7PSicwRyaJGi1zwmcie86nbzvXsQTZ8blIHBre.jpg

开幕现场

为何选择60年代艺术家做展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人余丁教授在前言中阐释:在中国,生于60年代,已经成为了一个话题。有人说,生于60年代的人,是一批有点高傲有点自卑的人,一批有过崇高理想的人,一批喜欢怀旧的人,一批开始祭奠青春的人。“这个展览最早是在斯德哥摩做的,后来在上海展过,此次景德镇是第三场巡展。这一站在前两站的基础上增加了装置和雕塑作品。展览最开始是以架上纸本为主,第一站的时候是跟瑞典艺术家的对话,把东方的最基本元素包括东方视觉思维东方的材料展现出来,到了陶溪川,因为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有空间的和立体的部分,所以增加了和空间有关的陶瓷雕塑和装置。增加了四位艺术家:吕品昌、史金淞、陈文令和向阳,他们的作品都和东方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余丁教授告诉艺术网。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面向东方,60年代当代艺术展,中央美院陶溪川美术馆,,展览面向东方 60年代当代艺术展 中央美院陶溪川美术馆 展览
下一篇:艺术家×潮牌创始人:龚旭一手缔造“临时圣殿”_龚旭-临时圣殿-品牌-展览||上一篇:雨果·席德带你走进渴求与原生的“花粉世界”_杜梦堂画廊-石膏-清漆-作品-蜜蜂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