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观展嘉宾云集
11月9日下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办的 “道•道”王达军摄影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著名摄影艺术家、评论家和摄影界同仁2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与此同时,他的专著《问道》大型画册亦由四川美术出版社面向社会出版发行。
开幕式现场
艺术家王达军发言
策展人王庆松致辞
作为中国实力派摄影家,王达军向来以独树一帜的西部风光影像著称。他和摄影家袁学军、王建军一起纵横数万里的“三军进西部”,开拓了中国风光摄影的新领域与新气象,迄今仍是为人称道的壮举,并由此奠定了“三军”中国西部风光摄影领军者的地位。
开幕式现场合影
而不为人知的是,三十多年来,除了风光摄影外,王达军从未间断过对不同题材的关注。他拍摄出版的《中国石窟雕塑全集》西南部分、《四川藏地寺庙》以及《飘逸的云朵•羌族服饰》,迄今仍是研究西南石窟雕塑艺术、藏传佛教和古老羌族颇具代表性的图像文献。
展览现场
道教是唯一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原创宗教,其发展伴随着中国文明数千年历史进程,对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巴蜀地区仍较完好地保留了民间道文化形态。2003年起,摄影家王达军开始深入学习和研究道文化,在遍访川渝两省近百个道观的基础上,对其中二十余个道观和十余处民间道文化特色比较浓厚的地方进行重点拍摄。
展览现场
在历时15年的持续拍摄中,王达军留下了许多如今已不多见的民间道文化场景、仪式,以及道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本次展出的作品,是从王达军历年拍摄的影像中精选出来,分“道观道人”、“道的仪式”、“道在民间”三个部分进行展示。道观是供奉、祭祀和朝拜神灵的场所,道人在道观中体道悟道,过着自然、朴素、内心平和而充实的修道生活,在坚持修持的同时,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道教斋醮科仪宏大的法坛仪式、细腻的科仪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程式,令人叹为观止。而在巴蜀民间,特别是在一些乡村,城隍、土地、灶神、财神、药王、嫘祖和文昌帝君等道教俗神仍受到人们的尊崇,有些已经演变为传统的民俗活动,不断丰富着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道道001号-重庆市綦江区石角镇白云村白云观
王达军2014 德国泛太克315克纯棉艺术纸 200cm×140cm
道道002号-重庆市綦江区石角镇白云村白云观
王达军 2014德国泛太克315克纯棉艺术纸 200cm×140cm
道道003号-江油市含增镇金光村乾元山金光洞道观
王达军 2017 德国泛太克315克纯棉艺术纸200cm×140cm
关于展览的主题“道•道”,本次影展的策展人王庆松说:“前一个道,指东方哲学之道;后一个道,是王达军四十多年摄影艺术生涯的摄影之道及其人生之道,也是王达军‘问道’之旅摄影作品的总结和展示。”在道文化影像艺术创作中,王达军不断尝试通过各种摄影方式与技术的转变,去向人们诠释他心中所理解的“道”,也是对摄影之“道”的一种突破。从风光、文献、到宗教,王达军一路“问道”,也一路“得道”。
道道004号-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上清宫
王达军 2016 德国泛太克315克纯棉艺术纸 200cm×140cm
道道005号-重庆市綦江区石角镇白云村白云观
王达军 2014 德国泛太克315克纯棉艺术纸200cm×140cm
道道006号-三台县安居镇云台村云台观
王达军 2014 德国泛太克315克纯棉艺术纸 200cm×140cm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唐诚青认为:王达军用独特的视觉语言,把道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深奥含义充满艺术感地表现出来,呈现出了摄影家独特的影像视觉和对道教精神别具一格的主观表达。他的“问道”,是一部生动、鲜活、具象的巴蜀道教影像志,是影像版的巴蜀道教的百科全书。
道道007号- 什邡市洛水镇川主庙道观
王达军 2017 德国泛太克315克纯棉艺术纸 200cm×140cm
道道008号-都江堰市青城山镇建福宫
王达军 2017 德国泛太克315克纯棉艺术纸 200cm×140cm
道道009号-剑阁县普安镇鹤鸣观天师宫
王达军 2015德国泛太克315克纯棉艺术纸 200cm×140cm
关键字: 内容标签:王达军,摄影,中国美术馆,,道观,艺术,中国,白云观王达军 摄影 中国美术馆 道观 艺术 中国 白云观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