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全国彩陶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青海开幕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8月28日电 (记者 罗云鹏)28日,全国彩陶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青海西宁开幕。

  青海是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并存、原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 中新网西宁8月28日电 (记者 罗云鹏)28日,全国彩陶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青海西宁开幕。

  青海是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并存、原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较集中的富矿区。境内喇家遗址、柳湾遗址、柳湾彩陶、热水墓群等珍贵文化遗存使青海在文物考古界享有一席之地。

  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局长牛军介绍,在青海境内产生的彩陶文化,从仰韶文化到中华彩陶文化巅峰时期的马家窑文化以及之后的宗日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从距今6800年至2600年整整延续了4000余年。

  据了解,柳湾遗址是中国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处氏族社会公共墓葬群,距今4600年至3600年。

  “柳湾遗址中所出土的精美彩陶及器形和纹饰的演变规律性强,在中外考古界有很深的影响”。牛军说,“柳湾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进程提供了一些反映新石器时代私有制的产生、阶级起源、贫富分化等现象的实物佐证。”

  此次全国彩陶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博协史前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中国博协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省文物管理局联合主办。

  牛军表示,全国彩陶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旨在加强地区间的文化成果分享和经验交流,实现文化遗产资源共享,“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彩陶,青海,学术研讨会,开幕,保护,研究,全国
下一篇:四川盐亭:专家学者齐聚探讨嫘祖文化和丝路文明||上一篇:史学界研究显示:二战期间日军所设“慰安所”规模惊人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