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在世界文学界具有崇高的地位,鲁迅在世界文坛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中印两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相似相近的民族命运,今天也面临着相同的发展命题。鲁迅与泰戈尔这两位各自民族的代表性作家,中印两国民族心声的发声者,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承传具有相似的意义。”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令飞表示,泰戈尔三次来访中国,但他与鲁迅却没有机会对话。现在,是时候让他们相聚,开始一场错过的对话。
“泰戈尔在中国,是一个振聋发聩的名字。但是,很多人喜欢泰戈尔却并不真正理解泰戈尔。泰戈尔获得诺贝尔奖的是《吉檀迦利》,而在中国更加流行的却是《新月集》、《飞鸟集》。”周令飞认为,很多人喜欢的,是泰戈尔的诗歌之美,而泰戈尔真正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却被很多人所忽视了,鲁迅也面临相同的问题,他的文学创作有很强的文学性,在世界各国传播,但是其深刻性,有很多还没有被真正理解。
泰戈尔曾侄孙、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教授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则认为,鲁迅和泰戈尔这样杰出的艺术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要人类文明尚存,他们的作品就会千古流传,被无数后人鉴赏。
“我更想谈一谈两位大师著作、思想中对未来有哪些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认为,印度最需要的就是开阔的思维,仅仅因为开阔的思维是充满活力的个性的灵魂,是接受来源不同的真理的无所畏。他表示,让来自各个国家的、信仰精神联合的个体聚集在一起,让邻近的人们之间有机会进行人文接触是两位大师的共同之处。
两位文豪的后裔就鲁迅泰戈尔作品的意义、教育哲学、对未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从此前对话雨果、对话托尔斯泰,到现在对话泰戈尔,‘大师对话’让鲁迅故乡与其他世界文豪故乡连接起来。更通过鲁迅与世界文豪,架起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桥梁,开启一扇民间世界文化交流之窗。”绍兴市宣传部副部长何俊杰表示,“大师对话”意义深远。
记者了解到,鲁迅泰戈尔“跨时空对话”作为2016年“大师对话”的重点项目,由鲁迅文化基金会发起,鲁迅文化基金会绍兴分会共同参与组织的系列公益文化活动之一。该项目以每年举行“大师对话”主题活动为主要内容推展,于2014年开始实施。(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泰戈尔,鲁迅,绍兴,聚首,两座,对话,时空,东方文学,高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