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韩汉之争由来已久。
美国女足运动员艾米·罗德里臂上的“义”字文身。
小泉曾经向欧盟赠送绣有“欧”字的纪念品。
重新走向世界的汉字所展现的,是正在崛起的中

在韩国,韩汉之争由来已久。

美国女足运动员艾米·罗德里臂上的“义”字文身。

小泉曾经向欧盟赠送绣有“欧”字的纪念品。
重新走向世界的汉字所展现的,是正在崛起的中国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曦、曹卫国 实习记者赵敏发自东京、洛杉矶、北京 在以字母为发音基础的世界上,汉字曾经被视为一座繁复而无出路的孤岛:过去百年,无论是韩日还是越南,常有人把国家命途的动荡归罪于汉字而改以拼音为主;到最后,连中国人自己都在学习外语上一路狂奔,能够认得的汉字却一代比一代少;甚至有人断言,当人类进入电子时代,继续使用汉字必将自我隔绝于世界……
但是,历史的发展就是这么有趣,当互联网、手机终端来势汹汹,人们却发现,正是这些看似现代的实用工具,使汉字再次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先进的输入法使年轻人克服“汉字恐惧症”;电邮和手机的私密化交谈催生汉字的个人意义;而新一代网络用语则令汉字的形象表达优势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看来,重新走向世界的汉字所展现的,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
关键字: 内容标签:汉字,仍需,复兴,强势,努力,语言,专家,全球汉字 仍需 复兴 强势 努力 语言 专家 全球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