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表示,市场是最大的政治。中国文化产品的供给很大,但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距太大,导致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效果不好。提高软实力应当适应国际市场需求,适度妥协,用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扩展话语权。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路盛章则表示,应当承认超越意识形态的文化艺术形态的合理性,只有国际化、现代化、人性化的文化产品才可以走向国际,只有强大的产品才可促进文化软实力。
《美术观察》主编吕品田则认为,虽然需要国际化,但核心价值观应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文化软实力若不能维护民族和国家自身的利益便不能成其为真正的实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从理论角度提出,构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资源有三种:其一,在政治文化领域体现国家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二,在传统文化领域代表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思想体系,其中包括集中体现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终极理想的文化价值观;其三,在主流文化领域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国家民族形象的艺术作品。
专家们一致认为,文化软实力是吸引力和亲和力。国家文化要转化为软实力,就必须被世界所认可。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必须具备国际视野。
文化部部长蔡武就文化软实力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与与会专家进行了研讨。
研讨会上还发布了由文化部副部长赵维绥和王文章共同主编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委托课题学术成果《中国文化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上下册)。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专家学者,探讨,实力,文化,世界专家学者 探讨 实力 文化 世界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