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6日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中国当代文学”集体采访时引用作家汪曾祺之语——“中国当代文学应有更多的谦虚之心和耐烦之心”,她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尤需要这两种心态的保证,“理想作品要生动传达民族最有活力的呼吸”。
铁凝表示,一大批中国当代作家一直在关注变革中的中国和生活在变革中的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她说,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除了给中国文学、给我们的生存、给实现自我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之外,一些作家可能会有一些浮躁,比较急功近利,而文学确实是要耐得住寂寞和时间的磨炼才能产生出来。
铁凝说:“我心中的理想作品是什么呢?它必定是应该能够生动地传达出一个民族最有活力的呼吸,能够表现出一个时代最本质的、最生动的情绪,能够表现出一个作家所处的时代和民族的想像力,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思想的表情,而不是思想本身。”她说中国有一大批作家,一直以不惧写作的难度、坚持精神的高度而执著创作。
谈及80后、90后作家,铁凝用“色彩、动感、活力”和“后生可畏”来形容他们。她同时介绍说,北京奥运是中国的百年盛事,中国作协在作家有兴趣、自愿的基础上,将对作家创作奥运题材作品提供采访、写作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她还介绍了作家徐坤的《八月狂想曲》、作家曾哲的《觉建筑》等奥运题材作品。(记者 肖一)
关键字: 内容标签:最有,传达,生动,呼吸,活力,理想,民族,作品,铁凝最有 传达 生动 呼吸 活力 理想 民族 作品 铁凝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