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面塑大家10厘米葫芦捏出108将 曾入冰心散文(4)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日报
 
补白
面塑溯源
“面塑”俗称“面人”,可追溯到战国时的“俑”和汉朝的“傀儡”,在汉代已有文字记载。最早,人们把面制品蒸制成一定的形象,作为节日馈赠、装饰的信物和标志。到了 补白
面塑溯源
“面塑”俗称“面人”,可追溯到战国时的“俑”和汉朝的“傀儡”,在汉代已有文字记载。最早,人们把面制品蒸制成一定的形象,作为节日馈赠、装饰的信物和标志。到了明代,面塑逐渐脱离食用功能,演变成单纯的艺术形式独立存在,并逐渐形成多个流派。
面塑所用的面,是用江米面和普通面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加水和好,上锅蒸熟。实际上,在和面的时候还会加上一些蜂蜜和防腐防裂的配料,这样能使面塑保存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面人郎”面塑的制作技法,包括揉、捏、揪、挑、压、搓、滚、碾、剁、按、切等。制作时还要用一些工具:拨子多用来制作眉毛、裙摆和袖褶;梳子用来做项链或人物的牙齿、毛织物。把面搓成一条细线,用梳子一轧就成了一条项链。面塑是一个细致入微点缀的过程。以制作一个戏曲人物武将来说,头盔上的雕花纹路,麾旗上的精细图案,战袍上的细小褶皱,甚至双眼皮、睫毛、发髻等,无一不清晰,无一不精致,无一不体现出制作者的精巧构思与精湛技艺。(兰 洁)


关键字: 内容标签:冰心,面塑,葫芦,散文
下一篇:83岁老人纯手工刻墓碑22年||上一篇:面塑大家10厘米葫芦捏出108将 曾入冰心散文(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