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美借“数据安全”上演拙劣把戏浑身污迹_棱镜-美方-美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31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陈海峰  
核心提示:>美借“数据安全”上演拙劣把戏浑身污迹却鼓吹“清洁网络”□本报记者吴琼近一段时间以来,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为代表的一些美国政客借口所谓“国家安全”“数据安全”大肆鼓吹名为“清洁网络”的计划,并扬言打造“清洁国家联盟”,升级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遏制打压。这种霸凌行径既破坏公平的国际贸易规则,又损害自由的全球市场环境,受到国际舆论普遍谴责。多位受访专家学者指出,不顾“棱镜门”等多起网络监听监视丑闻,把自己打扮成网络攻击的受害者,制造借口反复上演针



美借“数据安全”上演拙劣把戏浑身污迹却鼓吹“清洁网络”
>

美借“数据安全”上演拙劣把戏
浑身污迹却鼓吹“清洁网络”

□ 本报记者 吴琼

近一段时间以来,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为代表的一些美国政客借口所谓“国家安全”“数据安全”大肆鼓吹名为“清洁网络”的计划,并扬言打造“清洁国家联盟”,升级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遏制打压。这种霸凌行径既破坏公平的国际贸易规则,又损害自由的全球市场环境,受到国际舆论普遍谴责。

多位受访专家学者指出,不顾“棱镜门”等多起网络监听监视丑闻,把自己打扮成网络攻击的受害者,制造借口反复上演针对中国的拙劣把戏,美方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虚伪性已昭然若揭。

窃密“惯犯”贼喊捉贼

在网络窃密方面,美国堪称劣迹斑斑的“惯犯”。这样一个全球网络空间最大的国家级监听者,如今却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鼓吹“清洁网络”,还想拉拢、胁迫其他国家加入“清洁国家联盟”,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对别国指指点点,恰似贼喊捉贼。

美国在全世界窃听、监控其他国家的不良行径早已世人皆知。“棱镜计划”“方程式组织”“梯队系统”等恶名远扬的网络监听监视行为,令美国“黑客帝国”的形象在全世界民众心中已根深蒂固。

早在震惊世界的“棱镜计划”大白于天下时,美国“互联网安全守护神”“网络攻击受害者”的形象就已经立不住脚。“棱镜计划”是从2007年开始实行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担任领导,利用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网络巨头的技术。2013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向美国《华盛顿邮报》、英国《卫报》揭发了这一惊天丑闻,美国在全球网络监控领域的伪善面纱被彻底揭下。据斯诺登称,美国的监控无孔不入。即便是在“棱镜计划”被曝光后,美国监听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平民和相关企业的范围仍在不断扩大。包括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及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多国政要都出现在美国的监听名单中。中国政府机构、企业、银行、学术机构也被列为重点“关照”对象。另据有关网络安全机构披露,长期对中国、俄罗斯等国进行网络攻击的组织“方程式”和“索伦之眼”的后台皆为美国国家安全局。

即便已然劣迹斑斑,蓬佩奥等部分美国政客仍能“掩耳盗铃”,以自身污点为故事原型,将美方罪状强加在中国身上,自导自演一出出闹剧。对此,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评论说,“一直以来,美国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优势和网络霸权在全球进行监听、监控。如今,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在5G等领域的崛起,让美国十分紧张、担心,因而开始以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等诸多借口对中国企业进行限制甚至全球围堵。”

对于美方被揭露使用“棱镜计划”等一系列非法手段监控他国、窃取情报,却仍厚颜炮制出针对中国的“清洁网络”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政治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刘一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方此时谈论所谓的对中“清洁”,自然没有合理性。他说:“斯诺登及‘棱镜门’事件反映了美国自‘9·11’后安全治理方式的变化……安全和情报机构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取信息。为了保护所谓的国家安全,任何形式的民主、各种形式的多元主义、公民社会都可能会被限制甚至牺牲。这种对社会整体‘毛细血管式’的监控形式反映了西方社会一直崇尚的自由民主概念与所谓维护主权与安全之间的持续抵牾。”

美旧账未消又添新账

今年以来,“棱镜计划”等事件的旧账未消,美在对他国政府、企业、个人实施大规模、有组织、无差别的网络窃密与监听方面又添新账。

《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近期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过去40多年中秘密操控瑞士加密设备供应商Crypto AG,从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窃取情报;就在不久前,《华尔街日报》还报道称,一家与美国国防及情报界有紧密联系的美国公司将软件植入逾500款App,追踪全球数亿用户的位置数据,并传递给美国军方。

出于对美国无孔不入监视的担忧,上月中旬,欧盟最高法院推翻了美国政府设立的《欧美隐私护盾》协定,该协定允许美国公共部门获取和使用从欧盟传输的数据。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德国还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工作计划》中明确指出,欧洲必须拥有数字主权才能在未来保持独立行动的能力,防范主要来自美国的数据偷窃。

众所周知,全球互联网核心基础设施大多在美国,各种核心技术的主要供应商是美国企业,美国还有最大的网络情报机构、全球首支大规模成建制的网军及网络司令部。美国才是这个世界上名副其实的“黑客帝国”。

对于美方把自己打扮成网络攻击的受害者,反过来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遏制中国企业,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浩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近年来,美国频频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在包括网络、人文交流甚至经贸在内的各个领域对华施压,本质上反映出其霸权的傲慢和焦虑。傲慢在于,美国可以随意将任何议题‘安全化’,而且只要扣上国家安全的帽子,其行为似乎就都变得‘合理’了,就可以漠视国际关系准则。在所谓‘清洁网络’计划中,美国同样以国家安全名义对中国互联网企业进行打压,可见这一概念已经被泛化和滥用,成为美国霸权的工具,也是其傲慢的鲜明体现。焦虑在于,近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和中美实力差距的不断缩小,美国已将中国视为首要战略竞争者,双方的博弈是全方位的,而其中的关键就是以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

王浩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背景下,美国的对华战略焦虑进一步上升,对华打压的力度和范围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所谓‘清洁网络’计划反映出美方对中国科技实力突飞猛进的担忧及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优势丧失的焦虑。”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美国经济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杨水清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评价说:“其实美国的做法更多的是利用所谓的‘保护公民隐私和个人自由’‘国家安全’借口,实施系列举措遏制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

立身不正追随者寥寥

蓬佩奥等美国政客鼓动、胁迫其他国家加入美国“确保数据安全”的行列,扬言要打造“清洁国家联盟”,但由于其立身不正,实际追随者寥寥。

韦宗友分析称,“虽然美国想打造所谓‘清洁国家联盟’,然而第一,很多国家并不认同美国的做法,相反认为美国在网络监控等方面有着黑历史;第二,很多国家并不想将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第三,很多国家并不认为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对他们构成安全威胁,相反认为后者会促进他们的经济发展”。

近日,许多国际组织、行业协会、媒体甚至美国盟国的政界人士都相继表态,不赞同美方一而再、再而三滥用国家力量打压遏制他国企业。虽然美国尤其希望德国能够紧随其后,不过作为“棱镜门”的受害者,德国经济部长、“棱镜门”时任默克尔内阁幕僚长的彼得·阿尔特迈尔近日在与华为的质疑者们争论时就提及美国的“双标做法”及其对德国的监听行为。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席迪特·肯普夫也强调,不能因为一项技术的供应商是哪个国家的,就对其进行抵制。

国际互联网协会8月上旬也发布声明,对美国推动“清洁网络”计划并考虑推出会将互联网割裂成碎片的一系列政策深感担忧,指责美国政府的做法违背了互联网全球互联、开放、去中心化的本质,违背了技术架构的公平普适性。“一个更加令人堪忧的趋势是,(美国)政府为短期赢得政治得分而直接出手干预互联网,不考虑其所导致的长期损害,‘清洁网络’计划正是这一趋势的部分表现。”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文章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之情。文章称,美方“清洁网络”计划助涨了互联网全球化的破裂。法国《回声报》也指责美国建立的数字屏障正造成全球网络加速分裂。

杨水清对记者表示,美国扬言要打造的“清洁国家联盟”命运已定,影响力有限。王浩也认为:“国家安全只是美国维护自身霸权地位、打压竞争对手的工具和幌子,不断泛化和滥用的后果只会让国际社会看清美方自私自利的本质。” 【编辑:陈海峰】
转载自法治日报(cns2012)
综合(陈海峰)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