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足不出户云游中国"文史馆:秦乃瑞_莎士比亚-评剧-汉学家-英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02  来源: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  作者:李淑娟  
核心提示:编者按:6月30日是已故英国汉学家、现代中国文坛名人的女婿、前爱丁堡大学中文系主任、苏格兰-;中国协会会长秦乃瑞(JohnChinnery,1924-;2010)的诞辰。2016年,时任新世界出版社总编辑的张海鸥女士,从已经回北京定居的秦乃瑞夫人陈小滢、独子秦思源那里拿到了他历多年心血撰写的书稿。《中国乡村的“莎士比亚”-;-;汉学家眼中的中国评剧》得以在中国以英文面世,了结了作者生前的一大愿望。他们一家的好友、


原题:"足不出户 云游中国"文史馆:秦乃瑞和他眼中的评剧
核心词:评剧,英国,莎士比亚,汉学家,研究,出版社,英文,爱丁堡,乡村,京剧


  编者按:6月30日是已故英国汉学家、现代中国文坛名人的女婿、前爱丁堡大学中文系主任、苏格兰-;中国协会会长秦乃瑞(John Chinnery, 1924-;2010)的诞辰。2016年,时任新世界出版社总编辑的张海鸥女士,从已经回北京定居的秦乃瑞夫人陈小滢、独子秦思源那里拿到了他历多年心血撰写的书稿。《中国乡村的“莎士比亚”-;-;汉学家眼中的中国评剧》得以在中国以英文面世,了结了作者生前的一大愿望。他们一家的好友、同样以中国研究著名的前英国国家图书馆(旧译大英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吴芳思(Dr Frances Wood)特意为该书题写了序言。值此秦乃瑞先生诞辰之际,特邀时任新世界出版社首席英文编辑、《中国乡村的“莎士比亚”-;-;汉学家眼中的中国评剧》的终审李淑娟女士撰文,以示对秦乃瑞先生的纪念,并借此表达对新世界出版社工作的敬意。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千世界上,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缘分复杂而令人难解,不过,无论是人与人还是人与物之间的缘分总会与他们来往的地方有关。

  我越来越相信缘分了。

  第一次见到秦乃瑞(John Chinnery)的名字是在1983年,我大学毕业刚被分配到外文局下属的新世界出版社,当时社里刚刚出版了秦乃瑞编写的一本64开的小书《英汉俚谚合璧》(Corresponding English & Chinese, Proverbs & Phrases),当时我以为这个叫秦乃瑞的作者是中国人。再一次见到秦乃瑞这个名字时,已是33年之后,当时新世界出版社正准备出版他用英文撰写的书稿《中国乡村的莎士比亚-;-;英国汉学家眼中的评剧》(Pingju: Real Life Opera of Northern China)(以下简称“评剧”),而我是这本书的英文终审者。直到那时,我才知道他是外国人,一名来自英国的汉学家,一个中国通。在审读他的《评剧》一书时,我感到格外惊讶,一个英国人竟对中国的评剧有如此之深的研究。几日前,新世界出版社原总编辑张海鸥打电话给我,让我写一篇关于介绍《评剧》一书作者和内容的文章,秦乃瑞的名字又一次进入我的视线,准备资料的过程让我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得以发现他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爱,对评剧痴迷的原因。

  秦乃瑞1924年出生在英国乡村,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年轻的秦乃瑞参战去了印度,亲眼目睹了那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的困境,他对那里的穷人非常同情。正是这次经历对秦乃瑞未来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结束后,他进入伦敦大学读书,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的博士论文就是《现代中国的文学改革问题》,而且开始研究鲁迅。大学毕业后,秦乃瑞留在伦敦大学教授中文,多次以中英友好人士身份来华访问,1957年在随英国文化代表团来华访问时,他还荣幸地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57-1958年,年轻有为的英国汉学家秦乃瑞作为访问学者来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深造,在华的这一年为他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1958年,他专程赴绍兴探访鲁迅的生活足迹和风土人情,为他后来完成30余万字的《鲁迅的生命和创作》重要著作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了解和研究中国的京剧和评剧,并喜欢上当时在中国北方颇为流行的评剧。在伦敦大学教书的日子里他经常帮助学生排练京剧。1964年的一天,陈源(陈西滢)和凌叔华之女陈小滢作为英国BBC的记者去伦敦大学采访秦乃瑞时,碰巧看到他在指导汉学系的学生排练京剧折子戏《打面缸》。这次的初次相遇,开启了秦乃瑞和陈小滢一段相知相恋,携手共度的人生旅程。1966年秦乃瑞创立了苏格兰-;中国协会,并担任会长。1970年,秦乃瑞进入爱丁堡大学,担任中文系主任。同年,他与陈小滢结婚。此后,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便到了更加欲罢无能的地步。

  婚后,在夫人的帮助下,他开始大量收集评剧资料,仔细研究并着手准备写一本关于评剧的书,希望将中国的评剧艺术介绍给英国读者。

  众所周知,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最具有代表性,可是为什么秦乃瑞却对评剧情有独钟呢?

  陈小滢说,她丈夫秦乃瑞对评剧有着非同寻常的热情。评剧不同于京剧,京剧大多都是讲述中国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而评剧讲述的则是中国现代人的生活故事。秦乃瑞在1957年来华访问时观看过评剧,一下子就被评剧这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写反映当代百姓日常生活的社会主题的戏剧形式所吸引,从此他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评剧。评剧是中国社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现实主义题材戏剧。秦乃瑞对生活在底层的穷人们有着深深的同情和朴素的感情,这也是他为什么对评剧更感兴趣的原因。他特别喜爱中国评剧的创始人成兆才,喜欢他撰写的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剧本。秦乃瑞认为,如果莎士比亚反映的是十六七世纪英国的社会风情,那成兆才创作的评剧反映的是19世纪中国的百姓生活万象。因此,他把成兆才称为中国乡村的莎士比亚。他要研究评剧,让英国人也了解一种对于他们完全未知的中国戏剧-;-;评剧和中国的莎士比亚。

  从1957年起,秦乃瑞开始了他近50年的评剧研究,成为为数不多的评剧研究外国学者之一。他利用在华学习期间在中国各地奔走,到处收集评剧历史资料,采访评剧演员,学习评剧的艺术形式、唱腔、音乐、舞台道具等。而1979年秦乃瑞与评剧女皇新凤霞的首次会面,更加促进了他对评剧的研究,1980年《新凤霞回忆录》出版后,秦乃瑞立刻将它翻译成英文,促成此书于2001年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9年秦乃瑞从爱丁堡大学中文系退休,此时的他才有了更多时间来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评剧》一书。经过近50年的研究,他终于在2010年去世前几个月完成了倾注他全部心血的《评剧》研究和写作。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第一章重点介绍了评剧的发展史和评剧创始人成兆才-;-;中国乡村的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生和作品;在第二章介绍几位评剧早期的著名女演员,如小白玉霜等;在第三章介绍1949年中国解放前后评剧和评剧人的生活故事,比如新凤霞;在第四章介绍评剧的音乐和乐师。附录则收录了秦乃瑞翻译的成兆才创作的三个剧本《马寡妇开店》《花为媒》《枪毙驼龙》。

  2016年,新世界出版社从秦乃瑞的夫人陈小滢和儿子秦思源手上拿到了《评剧》的英文书稿,经过出版社编辑的努力,在秦乃瑞逝世6年后,《评剧》一书终于出版面世。并于2016年4月12日在第45届英国伦敦书展上,新世界出版社与全球中国出版社(英国)举行了《评剧》国际英文版的合作出版签约仪式。

  2019年3月12日,以48届伦敦书展为平台,由中国驻英使馆文化处、中国驻伦敦旅游办支持举办的“英国人眼中的中国”主题活动,梳理与回顾了近年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深入开展的对英国汉学家、中国问题研究学者一系列工作的成果。

  这本被誉为是英国学者对中国文化、民俗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的《中国乡村的“莎士比亚”-;-;汉学家眼中的中国评剧》,在活动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书作者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深厚根底,在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向人们介绍了评剧的发展,对西方此前“闻所未闻”的评剧百年历史做了独到述评。活动还特邀秦乃瑞多年的老朋友,著名汉学家、大英图书馆前中文部主任吴芳思作为此书序作者发言。作者生前好友、英国上议院议员卫奕信勋爵及夫人黎丹霞、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文部主任艾超世、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主任戴雨果,还接受了出版方的赠书。

  此书的出版完成了英国汉学家、评剧爱好者和学者秦乃瑞50年研究评剧的心愿,他把中国的评剧艺术带进了他的祖国,让更多的英国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戏剧,使英国人第一次认识了中国乡村的莎士比亚-;-;成兆才和中国文化瑰宝评剧,为中英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们这个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人与人总是在命运和缘分的安排下相遇、相知、相爱,秦乃瑞与陈小滢、与评剧、与新世界出版社的缘分就是最好的证明。

  (2020年6月18日于北京)

责任编辑:郑思明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