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驻马耳他大使在《马耳他时报》发表署名_马耳他-贫困-脱贫-贫困地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02  来源: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  
核心提示:2021年5月27日,《马耳他时报》发表了中国驻马耳他大使于敦海的署名文章《通往幸福之路》。全文如下:20多年前,我曾到访家乡山东省一个偏远山区的村落。在那里,一些孩子因为贫困而辍学,他们的遭遇让我深感心痛,几根铅笔和几本笔记本就让孩子们欣喜若狂的眼神令人难以忘怀。如今,整座村庄已焕然一新,整齐的楼房代替了原来的土屋,孩子们穿着崭新的校服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蓬勃的朝气和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消除绝


原题:驻马耳他大使在《马耳他时报》发表署名文章《通往幸福之路》
核心词:中国,马耳他,贫困,脱贫,扶贫,孩子们,道路,贫困地区,帮扶,云南,攻坚


  2021年5月27日,《马耳他时报》发表了中国驻马耳他大使于敦海的署名文章《通往幸福之路》。全文如下:

  20多年前,我曾到访家乡山东省一个偏远山区的村落。在那里,一些孩子因为贫困而辍学,他们的遭遇让我深感心痛,几根铅笔和几本笔记本就让孩子们欣喜若狂的眼神令人难以忘怀。如今,整座村庄已焕然一新,整齐的楼房代替了原来的土屋,孩子们穿着崭新的校服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蓬勃的朝气和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消除绝对贫困的征程中,这样的变化中国各地都在发生。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共有7.7亿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中国为什么能创造这样的减贫奇迹呢?在我看来,这得益于成功摸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脱贫道路。

  这是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是我们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300多万党员干部离开城市,扎根乡村,奋战在扶贫一线。无数大学生村官、支教老师们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改变着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1800多名党员、干部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

  这是一条举国同心、各方参与的道路。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广泛有效动员和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投入脱贫攻坚战斗。通过强化经济发达的东部同相对落后的西部扶贫协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以上海对口帮扶云南为例,截至去年,上海市共投入帮扶资金134亿元人民币,援建各类项目10600个,培训各类人才近60万人次,为云南脱贫攻坚提供强大助力。

  这是一条立足实际、科学创新的道路。中国本着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原则,通过科技扶贫、旅游扶贫等多种途径,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走访一座山区小学时对孩子们说的那样,虽然学校被大山环绕,但学得多了,站得高了,大山就挡不住你们的视野了。

  中国的减贫事业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大大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为人类减贫提供了中国智慧和经验。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不断深化减贫领域交流合作,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减贫发展,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面向未来,中国愿与包括马耳他在内的各国携手努力,推动疫后世界经济复苏,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已经得到历史性解决,但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前路不会一帆风顺,或许还会荆棘丛生,但我们将团结一心,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责任编辑:胡梦音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