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元网总制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事万象 » 国内时事 » 正文

新国学网:新华网评:村史馆建设搞清楚“为了谁_村史-展板-走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2  来源:新华网  作者:姜雨薇  
核心提示:周文冲王晓曈近日有媒体报道,部分地方的新建村史馆“变味走样”,老百姓去看的少,干部看的多;展品中,本村特色的少,全国通用的多;展板上,本村内容少,领导照片多……一些村史馆不仅缺少“乡土气”“文化味”,还劳民伤财,滋生形式主义。村史馆“变味走样”,是没有搞清楚为谁而建。如果建村史馆的出发点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彰显干部政绩,为了提供接待场所,那这样打造出来的“盆景”,更侧重于用政绩展板和声光电等展陈手段“取悦”领导,忽视当地村民的贴近性和认



新华网评:村史馆建设,搞清楚“为了谁”很重要

周文冲 王晓曈

近日有媒体报道,部分地方的新建村史馆“变味走样”,老百姓去看的少,干部看的多;展品中,本村特【se】的少,全国通用的多;展板上,本村内容少,领导照片多……一些村史馆不仅缺少“乡土气”“文化味”,还劳民伤财,滋生形式主义。

村史馆“变味走样”,是没有搞清楚为谁而建。如果建村史馆的出发点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彰显干部政绩,为了提供接待场所,那这样打造出来的“盆景”,更侧重于用政绩展板和声光电等展陈手段“取悦”领导,忽视当地村民的贴近性和认同感,造成政府花了钱,老百姓还不认同。

村史馆“变味走样”,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建。形式大于内容,是一些村史馆的通病,比如有的地方将乡村文化振兴简单等同于建村史馆,将村史馆建设简单等同于模式化的展板和老物件,缺少对村史的生动挖掘展示。为建而建,把村史馆建成千村一面的“大路货”,不仅失去了乡土文化的优势特【se】,也浪费了宝贵的乡村资源。

村史馆,应始于百姓,归于百姓。村史馆应通过挖掘村史,充分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历程,激发农村广大群众对美好家园的荣誉感、归属感,发扬优良民俗家风,留住乡愁乡情,让老百姓看得到家乡的发展,从内心认同党的政策。有了这样的目标,各地在建设村史馆时,才会更注重对本村历史的挖掘,以微观的生活细节记录百姓民生,让村史馆成为历史专家的研究素材、当地百姓的拼搏见证、各方游客的教育课堂、归乡游子的情感共鸣。 【编辑:姜雨薇】
转载自新华网(cns2012)
综合(姜雨薇)







关注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

新国学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