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8日19点28分,暗合“1928”年建校之年的特殊时间点,第二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暨毕业季开幕式正式上线,“共同生活”先导片、青艺周航拍、太空歌剧服装秀、直播探馆和科幻论坛五个板块轮番上阵,120分钟精彩不断。2020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线上展览同步上线。
至此,今夏艺术界重头戏之一完美启动。线上终在,线下有期,自本日起至7月4日的7天内,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艺术公社、浙江音乐学院等场馆,通过预约,观众都可现场感受这场丰富的艺术大餐。
第二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暨毕业季线下展区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2265人,其中本科1763人,各层次研究生502名。全院毕业作品共计3000余件,遴选出优秀作品共计335件(金36/银99/铜 200)。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美术馆、体育馆、潘天寿纪念馆、象山校区20号楼体育馆、艺创小镇·象山艺术公社、浙江音乐学院等总展出面积近3.5万平方米,是全球最大规模毕业展示。
现场毕业季 全球独高峰
昨天,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费时7个小时首次通览了整个展区,心中激动不已,“最后在我心中涌现出4个字:为艺术战。”在许江看来,林凤眠先生的这四字箴言既是学校代代相传的使命和命运,也是今年毕业季的精神典范:“在今天这样疫情纠缠无力的背景下,美院师生团结奋战,砥砺刻骨的创造,焕发火热的激情,以如此丰盛和感人的作品,真正诠释了‘为艺术战'的内涵,并将其精神活力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则表示,今年的作品相较往年都有提升,现场看了后很惊艳。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
“毕业季”乃中国美术学院最早创立,并已实践多年,今年因疫情之故,面对全国的艺术院校、美术院校毕业展多数“上线”的现实,国美坚持线下开展,可能是全国乃至全球线上实地展出,即便不是唯一,也必是极少的一家。
故许江评其为:现场毕业季,全球独高峰。
南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区
这次,除能在南山校区和象山校区体验艺术现场和原作的力量外,本届青艺周主战场-象山艺术公社,实最具艺术创造现场特色。本次毕业季主题是“共同生活”,公社正是共同生活的家园。
象山艺术公社展区
此外,由于疫情,这次毕业创作的早期辅导是在线上进行,后期制作则由同学们回访学校时进行,所以这次的展览既有居家独立思考的多样性,又有线上线下互为交织的生动性;既有疫情下生存思考的魔力,又有全球性共同生活的环保视野;既有传统语言新一代的生动阐发,又有新一代特有的对社会文化的关怀和角度。“其中最让我们感同身受的是年轻创造者们的激情以及这种激情催生出来的语言意识,是受着利弊魔力成长的对生和死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对媒体时代新媒体生存的独特关怀和转换的力量。我们看到了国画、油画当中对劳动者的礼赞,我们看到述说瘟疫故事的宴席,我们看到缀满珠宝的绿植青藤,我们看到在光幕界面上翻滚而来的公共影像,我们看到众多对城市和乡村的民生关爱,我们看到小书票市场的风雅慕课,看到服装设计的史诗太空歌剧般的媒体大片。”许江说。
所有这一切共同的机遇都在轰炸的平台交织成当代艺术史诗般的冥想。
2020年6月27日 学院领导观看毕业展
预约 是一门玄学
今年的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的线下展,堪称年度最难预约活动之一。
自预约通道打开之后,有人瞬间秒到,有人则屡约不中,此时除人品和天意外,似乎还真难找到合适的词描述。
所以,要想现场感受这场盛宴,记得一定要提前预约!
建筑艺术学院(象山校区20号楼)
本次线下展全部实行实名制预约参观,除潘天寿纪念馆外,南山象山校区每场馆每日限额1000人(不含校内师生)。参观当日,观众须出示本人预约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原件、预约码和本人“杭州健康码”,测温后入场。象山艺术公社展区活实行观众人数限流,每日14:00—18:00限流1000人、18:00—20:00限流1000人,每张身份证每日可预约1次,每次可预约3人。
南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门口的文创市集
这次,南山校区展览主要集中在美术馆,包括绘画艺术学院(一楼)、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二三楼),视觉中国、专业基础教学部与附中在四楼,地下实验空间则属于跨媒体艺术学院,此外,绘画艺术学院与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还有部分展品在体育馆和潘天寿纪念中心。象山校区则主要是建筑艺术学院所在的20号楼体育馆展区。象山艺术公社展出内容包括设计艺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文创中心等。
南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区地下一层 跨媒体艺术学院展区
何为“共同生活”?
因为疫情,2020年的一切都似乎不同。
今年国美的毕业展,明显更具在地关怀与全球视野。
继首届青艺周“青春·观·世界”后,本届提出了“共同生活”的核心主题,正是对此次疫情下人类重新思考生活方式的回应,探讨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和漫长的隔离后,国美对共同生活的渴望和如何重新获得共同生活的能力的思考。
此次,学院各教学单位围绕主题提出“跬步·高远”、“无别离”、“视差之间”、“折叠领域”、“无墙的学院”、“生活力3.0”、“设计危机,危机设计”、“有序·无序”、“疫情下的多样性实验” 、“同心共影”、“没办法 找办法”、“真实的未来”、 “我和我们”14个分主题展览来回应“共同生活”。
疫情肆虐三个月,中国美院上万名师生通过线上教学、远程交互,打响线上教学的“国美战役”,开启了一场深化艺术教育内涵的教学改革。上万师生在有限的学习和创作条件下,描绘切身感受,抒发真心感动,学院将对于此次战疫的举国意志的赞颂、对于抗疫英杰的讴歌置入教学课程之中,置入线上线下交织着的艺行思考和上手训练之中。以鲜活生动的教与学、优质的艺术创作,完成了一场自识自省、立德树人的人生大课。
4月27日至5月4日,中国美院师生错峰分批返校复课,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早恢复现场教学的艺术院校,也是学生返校率最高的大学(98.68%)。为保障疫情防控常态化状况下的师生安全以及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学校对三个月的居家网课进行了全面摸排、系统梳理、集体评议、综合打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检查。
这一切保证了毕业展的顺利举行。它镌刻着生活和生命的真信息。这些作品是学生们传习的密码、本心的表达。学生们将这些疫情期间对生活和生命的真实感受融入到作品中去,每一件作品,都带着这个特殊时期的印记,都是每一个“小我”融入“大我”的音符,面对“庚子疫情你做了什么”的历史诘问,这些作品既是难忘追怀,又是坚强成长的见证。
长按扫码 进入“共同生活”的艺术世界
线下展期:2020年6月28日—7月4日
线上展览:2020年6月28日开通
地点:艺创小镇•象山艺术公社 / 中国美术学院 / 浙江音乐学院
指导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 杭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 / 中国美术学院 / 浙江音乐学院 / 西湖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西湖艺创小镇
协办单位:未来事务管理局
项目协调:胡敏 / 于朕 / 宣学君 / 张顺仁 / 申佳君
视觉设计:宣学君
线上看什么?
开幕式直播
时间:6月28日(星期日)19:28~21:28,时长120分钟
平台:中国美术学院官方抖音(ID:caa1928)
节目单:
1.《共同生活》——一部太空歌剧 献给2020
2.青艺周活动简述
3.直播探馆:(1)视差之见-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2)共声剧场-浙江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3)同心共影-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
4.开幕论坛:比特、基因、艺术,人类心智的过去和未来
圆桌论坛直播
6月29日(星期一)19:28~22:28,时长180分钟
平台:中国美术学院官方抖音(ID:caa1928)
节目单:
1.开场白
2.第一场 - 世界观的建构与创作:位面造物主的皮下聚会
3.第二场 - 共同生活:未来千年居住备忘
4.第三场 - 科幻跨界创作者之歌
5.结束语
各展区探营直播
直播平台: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哔哩哔哩(ID:caa1928_official)
1.【展览探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毕业展
主题:设计危机,危机设计 Crisis / Design
时间:6月29日(星期一)15:00~16:00
2.【展览探营】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毕业展
主题:同心共影 One Heart / One Shadow
6月29日(星期一)16:00~17:00
3.【展览探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毕业展
主题:视差之见 The Parallax View
时间:6月29日(星期一)17:00~18:00
4.【展览探营】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毕业展
主题:疫情下的多样性实验 Diversity experiments under the epidemic
6月29日(星期一)19:00~20:00
5.【展览探营】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毕业展
主题:观 · 手艺 Views / Crafts
时间:6月30日(星期二)15:00~16:00
6.【艺术演出】共声剧场
浙江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声音、视觉场域及现代舞蹈秀
时间:6月30日(星期二)16:00~17:00
7.【艺术演出】未知维度 - 沉浸展
综合媒介空间展演
时间:6月30日(星期二)17:00~18:00
8.【展览探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毕业展
主题:跬步 · 高远 Small Step · Big Ambition
时间:6月30日(星期二)19:00~20:00
9.【展览探营】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毕业展
主题:无别离 Without Depart
时间:7月1日(星期三)15:00~16:00
10.【展览探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毕业展
主题:折叠领域(Un)Folding Zone
时间:7月1日(星期三)16:00~17:00
11.【展览探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毕业展
主题:生活力3.0 Vitality3.0
时间:7月2日(星期四)15:00~16:00
12.【展览探营】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专业基础教学部/附中毕业展
主题:我和我们 Me And Us
时间:7月2日(星期四)16:00~17:00
13.【展览探营】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协同创新中心毕业展
主题:真实的未来 The Real Future
时间:7月3日(星期五)16:00~17:00
14.【展览探营】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学生优秀作品展
主题:声的轨道
时间:7月3日(星期五)19:00~20:00
艺术频道毕业创作自介
【艺术频道】毕业创作自介
6月29日(星期一)14:00~15:00
6月30日(星期二)14:00~15:00
7月1日(星期三)14:00~15:00
7月2日(星期四)14:00~15:00
直播平台: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官方哔哩哔哩(ID:CAAM艺术频道)
直播主题:青艺周毕业创作学生代表诠释创作观
云毕业展直播
直播时间:7月4日(星期六)
直播平台:中国青年报App、中青在线、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哔哩哔哩、荣耀智慧生活微博
联合主播:中国美术学院、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荣耀
直播主题: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区优秀毕业作品解读
线下看什么?
2020年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包括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和浙江音乐学院毕业演出。
时间地点?
线上展览6月28日开通,线下展期则是6月28日—7月4日。地点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象山校区)艺创小镇•象山艺术公社/ 浙江音乐学院。
具体:
南山校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5号楼体育馆/潘天寿纪念馆)
象山校区(20号楼体育馆)
每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6月29日)照常开放
象山艺术公社展区:每日14:00—21:00(20:00停止入园)
如何预约?
具体步骤:
一:扫一扫关注中国美术学院微信公众号,如已关注,可通过下拉式菜单,点击“观展预约”-“南山象山校区展区”进行预约
二:请如实申报个人健康情况
三:健康申报通过后,选择预约参观场馆、选择观展时间并填写个人真实有效信息
四:成功获得预约码
五:入场时可从公众号菜单栏“观展预约”-“我的预约”进入,选择相应的预约订单进入即可
注意!
南山/象山校区展区观展温馨提示:
1、毕业季实行实名制预约参观,除潘天寿纪念馆外,每场馆每日限额1000人(不含校内师生)。
2、参观当日,观众须出示本人预约时使用的有效身份证原件、预约码和本人“杭州健康码”(显示绿色),经体温测量未见异常方可入场。儿童如未获取“杭州健康码”须家长主动出示相关证件。70岁以上老人、残障人士以及现役军人、医务工作者等,在确保“两码一证”前提下,凭相关证件,由工作人员引导优先入场。
3、14日内有北京旅居史的观众请携带好核酸检测报告,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现场登记入场。出于疫情防控考虑,14日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观众谢绝入场,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4、南山校区5号楼体育馆展区由南山校区正大门凭“两码一证”进入,象山校区20号楼体育馆展区由象山校区南门凭“两码一证”进入,并遵循现场安保人员引导。
5、疫情防控期间,请观众朋友自备口罩并全程佩戴,观展时请保持1.5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如遇体温异常(≥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谢绝入场;建议观众参观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遇人流密集时,工作人员将采取相关疏导措施,请予以配合。
6、请观众朋友自觉填写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观众可预约7日内的参观,每个有效身份证件仅限1人;每个有效身份证件每天最多可预约4个订单(每个场馆各1个订单);如不能按期参观,请至少提前2小时取消预约;如确有需要,一位成年人可在预约时为至多两位无智能手机者登记预约信息,共用一个预约码,进馆时须告知工作人员。
象山艺术公社展区观展温馨提示:
1、活动期间实行观众人数限流,每日14:00—18:00限流1000人、18:00—20:00限流1000人
2、每张身份证每日可预约1次,每次可预约3人(含随行儿童)
3、预约成功后,在入口处向安保人员出示预约码
4、入园时请自备口罩,观展时请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群聚
5、建议乘坐公共交通来园
注:文中视频与部分图片由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美术学院,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毕业季,毕业展,青艺周,,毕业,艺术,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 毕业季 毕业展 青艺周 毕业 艺术 音乐学院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