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 他誓死保卫南京,一心想把日本兵赶走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时,我父亲和叔叔是同一个部队的,说起来,还是我父亲介绍叔叔去部队开车的。”冯炳贤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父亲冯云泉15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到南京国民党军队一个团长家里干活,有一次冯云泉修好了那位团长的汽车,团长就让冯云泉当兵开车。
1933年,冯云泉将弟弟冯锡泉带到南京,跟自己一起在部队开车。“后来叔叔给一个军官开车。”对于叔叔的印象,冯氏兄弟表示,很多都是听父亲、爷爷等人生前讲述的。
“南京保卫战时,部队得到命令,要转移到云南,当时叔叔本可以和父亲一起走的,但血气方刚的他自愿留了下来。”冯炳贤说,叔叔本来是有机会活下来的。“当时他的上司给他一块木头,让他抱着游过河去活下来,但叔叔不肯走,把木头给了别人。”冯炳芳说,叔叔没结婚,又是个倔脾气,一心想把日本兵打走。“得到叔叔的噩耗时,父亲所在的部队刚到镇江,叔叔生前的那些事都是听他的战友讲的,更令家人痛心的是,听说后来叔叔是被日本兵抓去烧死的。”冯炳贤说,知道叔叔的死讯家人十分悲痛,尤其是奶奶,把眼睛都哭瞎了。冯锡泉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岁,并永远留在了自己誓死保卫的南京城。
愿望 能有个地方让家人寄托哀思
据冯氏兄弟介绍,叔叔战死后,他们家里只听到了关于他的死讯,连一件他的遗物也没有。而父亲冯云泉于1964年患病去世。
“爷爷1972年去世的时候是92岁,他临终前最念念不忘的就是交代我们,今后要好好拜祭叔叔。”冯氏兄弟说,他们也希望通过现代快报的报道,能有知情者给他们讲述更多关于叔叔的故事。另外,他们特别希望以后能有一处专门的纪念场所,让他们这些殉难官兵的家人们可以有个地方为战死的亲人献上一束花、摆上一壶酒……
关键字: 内容标签:烧死,南京,日军,抗日,战友,保卫,机会烧死 南京 日军 抗日 战友 保卫 机会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时,我父亲和叔叔是同一个部队的,说起来,还是我父亲介绍叔叔去部队开车的。”冯炳贤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父亲冯云泉15岁的时候经人介绍到南京国民党军队一个团长家里干活,有一次冯云泉修好了那位团长的汽车,团长就让冯云泉当兵开车。
1933年,冯云泉将弟弟冯锡泉带到南京,跟自己一起在部队开车。“后来叔叔给一个军官开车。”对于叔叔的印象,冯氏兄弟表示,很多都是听父亲、爷爷等人生前讲述的。
“南京保卫战时,部队得到命令,要转移到云南,当时叔叔本可以和父亲一起走的,但血气方刚的他自愿留了下来。”冯炳贤说,叔叔本来是有机会活下来的。“当时他的上司给他一块木头,让他抱着游过河去活下来,但叔叔不肯走,把木头给了别人。”冯炳芳说,叔叔没结婚,又是个倔脾气,一心想把日本兵打走。“得到叔叔的噩耗时,父亲所在的部队刚到镇江,叔叔生前的那些事都是听他的战友讲的,更令家人痛心的是,听说后来叔叔是被日本兵抓去烧死的。”冯炳贤说,知道叔叔的死讯家人十分悲痛,尤其是奶奶,把眼睛都哭瞎了。冯锡泉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4岁,并永远留在了自己誓死保卫的南京城。
愿望 能有个地方让家人寄托哀思
据冯氏兄弟介绍,叔叔战死后,他们家里只听到了关于他的死讯,连一件他的遗物也没有。而父亲冯云泉于1964年患病去世。
“爷爷1972年去世的时候是92岁,他临终前最念念不忘的就是交代我们,今后要好好拜祭叔叔。”冯氏兄弟说,他们也希望通过现代快报的报道,能有知情者给他们讲述更多关于叔叔的故事。另外,他们特别希望以后能有一处专门的纪念场所,让他们这些殉难官兵的家人们可以有个地方为战死的亲人献上一束花、摆上一壶酒……
关键字: 内容标签:烧死,南京,日军,抗日,战友,保卫,机会烧死 南京 日军 抗日 战友 保卫 机会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