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后,医院给出了“不适应部队工作”的意见。李继德没赶上评功会,身边的战友也大都阵亡,他就这样带着身上唯一的勋章——六个子弹窟窿,回到了老家。但在村里,这段往事却很少被提及。由于文革期间遭批斗,李继德不敢声张,害怕被扣上造谣的帽子。嫁到家里30多年的儿媳妇,到如今也还是第一次听。
值得注意的是,李继德提到的几个时间节点,恰好都比通常报道晚十天。家人认为,这可能和个人记忆及负伤昏迷有关。
睡通铺挨着黄继光
1935出生的李继德,是高青县木李镇三圣村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只有16周岁的李继德也去报名了。由于年龄小,一开始部队没要他,他就跑到征兵办公室,坚持要入伍。带兵的干部一看李继德的那一股子劲,大加赞赏:“我就要这样的兵!”最后,李继德以1931年出生的报名年龄参军。于是,和媳妇拜完天地的当天,李继德就随着部队出发了。李继德至今仍记得当时军中传唱的歌儿,他站起来大声唱着:“反对武装日本!日本必须走向民主,亚洲必须走向和平。美帝国主义要武装日本,我们坚决不答应!”
渡过鸭绿江到达目的地后,李继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45师135团2营6连1班,班里有16个人。李继德至今还记得:“班长叫乔有仁,战士有高成岗、蔡登海……”其中,一个四川兵和李继德关系最好,他叫黄继光。那时候,士兵们在一个大通铺里休息,和李继德天天挨着的就是黄继光。
关键字: 内容标签:枪眼,山东,战友,见证,亲密,事实,高青,黄继光枪眼 山东 战友 见证 亲密 事实 高青 黄继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