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非
“旅客多,人员杂,登车乱,到处都是挑着扁担、肩扛背包、三五成群追车奔跑的旅客……”1993 中新网鹰潭2月1日电 题:火车老司机的84本手账:记录中国春运变迁历史
作者 林非
“旅客多,人员杂,登车乱,到处都是挑着扁担、肩扛背包、三五成群追车奔跑的旅客……”1993年,29岁的鹰潭机务段火车司机余向阳在他的第一本司机手账中,记录了自己参与第一个春运的情形。
如今25个年头过去了,余向阳驾驶的火车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力机车、从绿皮车到红皮车……时代在变,但这位“老司机”认真记录手账的习惯从未改变,他仔细记下了84本手账。
1986年,23岁的余向阳从部队退役分配到机务段工作。6年后余向阳考上了正司机,他的火车司机生涯正式开始。随后,余向阳有了第一本司机手账,他开始每天书写行车记录。
他还清晰地记得,蒸汽时代的春运,站台、车厢、候车室熙熙攘攘的人群,嘈杂、拥挤、拼抢,有时甚至会影响列车正点运行。偶尔还能在站台上看到挤上车的旅客遗落的行李、衣帽、鞋子,余向阳会把旅客的物品送上车后再开车。
“机车是前进型6589号蒸汽机车,车次是1532次,从景德镇站出发开往绩溪站,需要运行8个小时。”余向阳记录着第一趟出乘任务的司机手账已泛黄。
当时的蒸汽机车功率小,牵引能力弱,走行区段短,一个单趟徒手铲煤就达10余吨,熏得灰头土脸,煤灰还会飘到后面的车厢,乘客也得跟着受罪,下班后司机除了眼睛是亮的、牙齿是白的,全身乌黑,筋疲力尽倒头就睡。
蒸汽唱罢,内燃登场。2000年,他开上了内燃机车,原来三人值乘变为两人值乘,机车的时速从60公里提高到了90公里,火车司机室再也没有了“烟熏火燎”。
“开蒸汽机车,车体是绿皮车,开内燃机车,车体是红色空调车,旅客回家不仅舒适且时间更短了”。开上内燃机车后的春运期间,铁路应对激增客流加开大量的旅客列车,余向阳的值乘计划也越来越多,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日子也越来越少。
2010年,余向阳再次“鸟枪换炮”,开上了电力机车,机车里没有“油污”,也听不到柴油机的轰鸣,而且冬暖夏凉,上班都可以穿西装、打领带。“这种机车功率达到7200千瓦,牵引力也到了6000多吨,几乎是蒸汽机车的2倍”。他把这些变化记录到了手账上。
余向阳看着记录的手账文字说,如今春运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速度快、车次多、硬件好,更重要的是,一大批高科技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旅客的出行。
今年是余向阳在千里铁道线上奔波的最后一个春运。对于未来,他只期望:“人们回家的方式更加多样,回家的路更加顺畅。”(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春运,中国,变迁,司机,火车,记录,历史春运 中国 变迁 司机 火车 记录 历史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柳云龙演绎的“风筝”存在吗?||上一篇:395片金叶子换珍贵古籍 历经800余年仍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