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追忆30多年前尊师行动:教师节诞生有他们的功劳

编辑:秋痕 来源:羊城晚报
 
30多年前暨大学生发起尊师行动,羊晚突出报道鼓与呼
  教师节的诞生有他们一份功劳
  回首当年,风华正茂。羊城晚报曾见证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用行动书写家国情怀。
   30多年前暨大学生发起尊师行动,羊晚突出报道鼓与呼
  教师节的诞生有他们一份功劳
  回首当年,风华正茂。羊城晚报曾见证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用行动书写家国情怀。
  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在全中国进步青年崇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之时,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广州暨南大学十来名大学生行动起来,为“尊师节”鼓与呼,跨越大半个中国。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暨南大学青年的热血行动,成为众多促成力量中的重要一支。
  今年的教师节刚过不久,羊城晚报借此之机,还原当年岁月。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甘韵仪
  因此结缘
  1982年,陈锐军入读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之后在学生通讯社社团任宣传组长,“以天下事为己任”的青年情怀,开始酝酿。
  第二年,学生通讯社社长、81级学生朱川参加广东省首届学生演讲比赛,在经历文革时期教师地位严重受打击的背景下,“民族中兴必须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呐喊,鼓舞了一批学子,学生通讯社原班人马成立“尊师节促进会”,希望做点事情,形成社会共识,提高教师地位。之后的一段时间,学生开始小范围组织,慰问老师。
  “为老师打扫卫生、搬煤球等事毕竟琐碎,影响力不够大,所以我们决定在1984年5月20日举行一个类似表彰会的主题活动,成为尊师节宣传的第一个高潮。”陈锐军说,当时大约邀请了50位老师进行表彰,有大学的,也有中学的,当学生为老师戴上大红花时,许多老师眼睛湿了。
  那是尊师节促进会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就在这个时候,刚复刊不久的羊城晚报声名鹊起,洛阳纸贵,也将目光聚焦在“尊师”上。当年羊城晚报记者刘星对该活动进行了采访报道,当天下午报纸出街,头版刊发消息《敬上桃李酒 感谢培育恩》,报道“在尊师联谊会上,以暨南大学团委、学生会等单位名义,联合向全国人民提出‘尊师敬道,振兴中华,建立尊师节’的倡议。倡议提出的口号是:民族振兴,教育先行,尊师敬道,人人有责”。还配发学生为老师佩戴大红花的照片。
  因此而变
  “当时这个报道很鼓舞人心!羊城晚报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大,登报纸是一件很难的事,对于一个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不仅在重要版面做了报道,还配了图,大家很兴奋,觉得无上光荣,莫大惊喜,就像打了强心剂、加了催化剂一样,备受鼓舞。”回想当年,如今已是家庭期刊集团总编辑的陈锐军仍难掩激动。
  报道出来后,同城的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不断有社团响应,一时间,尊师的氛围,在广州扩散开来,暨南大学尊师节促进会也改为“广州市尊师节促进会”,汇聚多个学校的学生。
  学生们有了高涨的热情,要把活动推向全国。为此,作为宣传组长的陈锐军起草了一份倡议书,这份倡议书,在之后的一年里,随着学生北上宣传之路,曾在全国多地出现,“树尊师之风,立尊师之节”的口号,成为时代最强音。
  学生们的尊师行动,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到长沙,学生和老师夹道欢迎,大有解放军进城的景象,我们都觉得很开心;在郑州,当年教育局正在筹划尊师教育活动,听说我们来了,教育局领导马上请我们去作演讲,介绍广州的尊师行动……”
  到达北京后不久,学生队伍先回到广州。但经这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宣传,早已为尊师节气候埋下伏笔,到1984年年底,各地自发响应尊师活动,同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刊发了广州尊师节促进会的倡议书,接着12月29日,又在头版刊发了陈锐军起草的文章,为在全国各地建立尊师节再次呼吁,作为新年献词,献给全国1300万人民教师,一个月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相关议案。

关键字: 内容标签:他们的,尊师,教师节,功劳,追忆,诞生他们的 尊师 教师节 功劳 追忆 诞生
下一篇:林绍纲35年目睹文坛:曾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斗争不断||上一篇:钱锺书不爱“诺奖”爱“西游” 助手出书向先生致敬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