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张謇联合数位商董开始招股办厂,其间虽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但他始终未曾动摇。招募商股的过程十分艰难,张謇多次奔走于上海、武昌,有时连旅费 创业过程困难重重
1895年,张謇联合数位商董开始招股办厂,其间虽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但他始终未曾动摇。招募商股的过程十分艰难,张謇多次奔走于上海、武昌,有时连旅费都是靠卖字筹措。机器安装之后,因资金短绌无法收购棉花,难以开工。张謇四处化缘,却处处碰壁,最后还是依靠一部分地方公款支持,才使大生纱厂能于1899年开工。当时,正值土纱受排挤、机纱供不应求且价格上涨之机,因而大生纱厂开工后利润较为丰厚,能够站稳脚跟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1901年,张謇又开始筹办通海垦牧公司,希望将濒于荒芜的海滩改造成为近代棉纺织业的原料基地。这一举措标志着张謇的实业活动跨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从工业扩展到农业。创办通海垦牧公司的过程同样是困难重重,仅勘测地界、起草章程、筹集股金、解决地权纠纷、应对狂风巨潮等事宜,就使张謇心力交瘁,难以为继。到1905年夏,好不容易建成7条长堤和一部分河渠,并开垦了7000余亩土地,却遭遇一场连续五昼夜的大风暴,一丈多高的浪潮将已建成的各堤全部冲毁,牧场羊群也几乎完全失散,使筹建中的通海垦牧公司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但张謇并未因此气馁,而是想方设法积极补救,在两年时间内陆续修复被毁的各条干堤。到1910年,经过整整10年的艰苦创业,通海垦牧公司也终于建成。
商海生涯达到巅峰
1901至1907年是张謇商海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期。在此期间,他先后创立了19家企业单位,其中大多数是以大生纱厂为轴心,直接或间接为大生纱厂服务。1907年,大生纱厂召开第一届股东会,决定将这19个企业单位合并,组成通海实业公司,由张謇担任总理。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张謇又陆续投资创办银行、船栈、堆栈等十余个企业,形成了一个以纱厂为中心、实力雄厚的大生资本集团。
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至1921年,大生资本集团在原有基础上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张謇的商海生涯也随之达到巅峰。由于大生一、二厂的利润源源不断且极为丰厚,为张謇扩张大生资本集团提供了资金条件。1914年在海门开始创建大生三厂,并且拟订了建立四厂、五厂、六厂、七厂、八厂、九厂的庞大计划。六厂于1919年开始筹建,但不久流产。八厂在1920年开始筹建。至1924年,大生一、二、三、八4个厂的资本总额已多达770余万两。
除此之外,张謇还扩充了其他实业,尤其是在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成效显著。1918年开始筹办淮海银行,次年11月正式营业;所办大达轮船公司先后自置江轮7艘,航行沪扬、沪海两条航线;另外,张謇还创办或协助创建了大昌纸厂、通燧火柴厂以及许多服务性的企业单位;盐垦企业系统在这一时期也获得空前发展,到1920年,先后成立了10余个盐垦公司。实业巅峰时期的张謇,身兼多个大公司的董事长、总理等要职,俨然成为近代中国实业界的泰斗。
关键字: 内容标签:资本家,状元,商海,生涯,张謇资本家 状元 商海 生涯 张謇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