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原传奇之一:清明上河图(3)

编辑:秋痕 来源:河南日报
 
到了乾隆晚期,《清明上河图》又神秘地重现江湖,后辗转落入当时湖广总督毕沅之手。毕沅得到以后,经常与其弟毕泷同赏,现今画卷上便有二人盖的“毕泷审定”的印记。 

    毕家被抄后,《清明上河图》再入宫中,并收在紫禁城的迎春阁内。嘉庆帝对其珍爱有加,命人将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此后,《清明上河图》一直在清宫珍藏。 

    1911年以后,《清明上河图》与其他书画精品一起,被逊帝溥仪以赏其弟溥杰为名盗出宫外。1932年,溥仪在侵华日军的操纵下,就任伪满洲国皇帝。其中,4个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陪伴着溥仪,在长春伪皇宫东院图书楼度过了长达13年4个月的岁月。 

    《清明上河图》究竟画了些什么内容?为什么千百年来,它的魅力一直不衰?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生动的市井风俗画。全图以长卷的形式,生动细致地再现了北宋都城汴京从宁静的郊外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的繁荣景象,处处引人入胜。 

    在这幅长5.28米、高24.8厘米的画卷上,张择端共画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684个。人物的各种活动,刻画得非常细致生动,前后呼应,一气呵成,跃然纸上。 

    人物虽小不及寸,动作表情却皆曲尽人意,刻画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大到浩荡的河流、雄伟的城楼,小到市招上的文字、舟车中的人物,都能真实自然和谐统一地交织在一起。 

    繁荣今犹见 

    如果说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是对故国都城昔日繁华景象的追忆梦游,那么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则成了昔日汴梁城繁华景象的最后真实写照。 

    这张出自张择端之手、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极高的历史画卷,虽经历了800多年历史沧桑,却基本上完好无损地流传到了今天,使人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北宋都城的昔日繁华。 

    往事如烟,北宋辉煌已逝。在古城开封,人们还能领略到东京汴梁曾经的富丽与繁华吗? 

    清明上河园是开封市新辟建的一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取《清明上河图》之意境,并完全按照画中原始布局建造,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 

    《清明上河图》成画于北宋宣和年间。但是,关于作者身世史书上却没有任何记载。就连当时集画坛名人名作之大成的画史《宣和画谱》,也没有收入张择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张择端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堪称稀世神品的《清明上河图》。同时,也留下了关于他自己的众说纷纭的不解之谜。郭修德 闫俊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原,清明上河图,传奇中原 清明上河图 传奇
下一篇:揭秘古代六大"性文化圈":两性关系错综复杂(2)||上一篇:古人中暑怎么办:官员因中暑身亡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