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历代13个收藏家写的14个跋文,钤(qián)章96方。仅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钤章就有3枚之多。
亦真亦幻
或许只有《清明上河图》这样的恢弘巨作,才可以容得下北宋年间的繁荣景象。
北宋宣和年间,在雕梁画栋,巍峨壮阔的相国寺中聚集了不少以绘画谋生的民间画师。其中,有一位善画风俗画的年轻画师,他叫张择端。
游学汴京的张择端被屋宇林立、繁花似锦的东京城所打动。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激动,立志要绘制一幅长卷为东京写真。由于初到京城,盘缠用尽,他只得投奔寄寓相国寺。
一天,皇帝宋徽宗在皇家卫队的护卫下,声势浩荡地驾临相国寺降香。宋徽宗听说相国寺内寄寓着一位扬言要把繁华东京城搬到画中的年轻人。
在香积厨简陋仓房的画案前,宋徽宗召见了正在潜心作画的年轻人张择端。交谈之中,两人十分投机,相见恨晚。酷爱绘画的宋徽宗对张择端精湛的画艺更是赞不绝口,连连叫好。
作为丹青高手的宋徽宗认为,眼前的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是大宋不可多得的绘画奇才。所以,他立即下旨将张择端招入皇家翰林图画院。
进入翰林图画院的张择端请求不能将自己关在皇宫作画,宋徽宗也同意了。为了彰显大宋王朝的富丽与繁华,宋徽宗亲自给张择端命题让他把汴梁的繁华胜景绘成画卷,以示世人。
从此,张择端废寝忘食,潜心绘制长卷。经过数载寒窗,张择端终于创作完成了这幅长卷。
这幅长达5米多的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腻的笔法,真实地记录了宋徽宗宣和年间,也就是公元1119年到1125年间汴梁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时节市井百态,跃然纸上。被画卷中梦幻般的繁华祥瑞之气所迷醉的宋徽宗称这幅长卷为“神品”。
大喜过望的宋徽宗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清明上河图”五个字,还专门盖上了他这枚特制的双龙小印。从此,将这幅长卷视为珍宝,收入皇宫内府秘藏。
历尽沧桑
从这以后,《清明上河图》一直就是后世帝王权贵、文人墨客把玩欣赏、巧取豪夺的目标。在800多年里,它演绎出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进犯中原,汴梁陷落,古都变成一片废墟。第二年,金兵掳走徽、钦二帝,抢掠无数珍藏北返,北宋至此灭亡。从这开始,《清明上河图》便在兵荒马乱中被盗出宫,流散民间,不知去向。直到北宋亡国60年之后,这幅长卷才开始在民间神秘地辗转、隐现。
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图》真本又多次易主。从诗人李东阳,到官员陆完,又到权倾朝野的宰相严嵩父子手中。后来,严嵩被弹劾,其家产充公,画卷再度收入明朝皇宫。
但是明万历年间,这卷画又神秘地失踪了。后来,人们才知《清明上河图》落入权势显赫的太监、东厂首领冯保之手。
冯保以后200余年中,此画卷又下落不明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原,清明上河图,传奇中原 清明上河图 传奇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亦真亦幻
或许只有《清明上河图》这样的恢弘巨作,才可以容得下北宋年间的繁荣景象。
北宋宣和年间,在雕梁画栋,巍峨壮阔的相国寺中聚集了不少以绘画谋生的民间画师。其中,有一位善画风俗画的年轻画师,他叫张择端。
游学汴京的张择端被屋宇林立、繁花似锦的东京城所打动。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激动,立志要绘制一幅长卷为东京写真。由于初到京城,盘缠用尽,他只得投奔寄寓相国寺。
一天,皇帝宋徽宗在皇家卫队的护卫下,声势浩荡地驾临相国寺降香。宋徽宗听说相国寺内寄寓着一位扬言要把繁华东京城搬到画中的年轻人。
在香积厨简陋仓房的画案前,宋徽宗召见了正在潜心作画的年轻人张择端。交谈之中,两人十分投机,相见恨晚。酷爱绘画的宋徽宗对张择端精湛的画艺更是赞不绝口,连连叫好。
作为丹青高手的宋徽宗认为,眼前的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是大宋不可多得的绘画奇才。所以,他立即下旨将张择端招入皇家翰林图画院。
进入翰林图画院的张择端请求不能将自己关在皇宫作画,宋徽宗也同意了。为了彰显大宋王朝的富丽与繁华,宋徽宗亲自给张择端命题让他把汴梁的繁华胜景绘成画卷,以示世人。
从此,张择端废寝忘食,潜心绘制长卷。经过数载寒窗,张择端终于创作完成了这幅长卷。
这幅长达5米多的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腻的笔法,真实地记录了宋徽宗宣和年间,也就是公元1119年到1125年间汴梁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时节市井百态,跃然纸上。被画卷中梦幻般的繁华祥瑞之气所迷醉的宋徽宗称这幅长卷为“神品”。
大喜过望的宋徽宗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清明上河图”五个字,还专门盖上了他这枚特制的双龙小印。从此,将这幅长卷视为珍宝,收入皇宫内府秘藏。
历尽沧桑
从这以后,《清明上河图》一直就是后世帝王权贵、文人墨客把玩欣赏、巧取豪夺的目标。在800多年里,它演绎出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进犯中原,汴梁陷落,古都变成一片废墟。第二年,金兵掳走徽、钦二帝,抢掠无数珍藏北返,北宋至此灭亡。从这开始,《清明上河图》便在兵荒马乱中被盗出宫,流散民间,不知去向。直到北宋亡国60年之后,这幅长卷才开始在民间神秘地辗转、隐现。
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图》真本又多次易主。从诗人李东阳,到官员陆完,又到权倾朝野的宰相严嵩父子手中。后来,严嵩被弹劾,其家产充公,画卷再度收入明朝皇宫。
但是明万历年间,这卷画又神秘地失踪了。后来,人们才知《清明上河图》落入权势显赫的太监、东厂首领冯保之手。
冯保以后200余年中,此画卷又下落不明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原,清明上河图,传奇中原 清明上河图 传奇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