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此联出自其名丝毫不减曹孟德的晚清“中兴名臣”、“一代儒宗”——曾国藩。最初见于曾氏《求阙斋日记》(即曾国藩日记),且是曾氏一生谨遵的座右铭。吴先生对此联的解释不无道理,但在我看来此联的字面意思当理解为:不能成为圣贤,便只能成为禽兽;不要去问收获,只问耕耘得如何更为贴切。
然此联亦并非曾氏原创,最初出自曾氏早年的恩师,清代理学大家太常寺卿唐鉴(字镜海,湖南善化人)。道光二十一年,这位镜海先生以一本自著的《畿辅水利》及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相赠。曾氏对其书及此联都极为推崇,并将此联悬挂于居室之中。之后,在其日记中,将其联略作改动。遂成“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嘉言(见右图),后被收入梁启超所辑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乍看上联的确似乎绝对至极,乃至荒谬。其实此联表明的是曾国藩破釜沉舟的坚决态度,不流于俗的雄心壮志:“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只有做圣贤一条路可走,否则便堕落为禽兽!千百年来为人称道和引用。同时也正是抱着这种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志向,曾国藩得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农家子弟一跃成为名垂青史的封疆大吏,成就了其非凡人生和千秋功业。
关键字: 内容标签:圣贤,不为,禽兽,曾国藩圣贤 不为 禽兽 曾国藩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