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刘邦靠耳朵得天下?(1)

编辑:秋痕 来源:香港文汇报
 
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各派势力又进行了一场逐鹿中原的厮杀。这其中以项羽为首的和以刘邦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最终成为抢摘胜利果实的主力军。从公元前二○六至前二○二年,刘邦与项羽为争夺天下的最终统治权,双方持续打了四年的仗,史称“楚汉之争”。最后以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建立了汉朝而告终。 

    刘邦之能得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他的“耳朵”。也就是说刘邦能“听”,听而能“用”。善用人者胜。能“听”,就是听得进;只要你说得有理有据,哪里怕原来对此人非常反感,他也会改变态度,虚心请教,做到听而能用,言听计从。 

    例如郦食其游说刘邦,刘邦边洗脚边接见他,傲慢无礼。但听郦生说“如果你希望联合诸侯共诛暴秦,就不该傲慢地接见长者。”刘邦马上把脚从脚盆中抽出来,起身穿好衣服,请他上坐,向他道歉,并虚心向他请教。又如萧何推荐韩信,说韩信是“国士无双”,如果要争夺天下,必用此人;于是刘邦就听从萧何的意见,选择吉日,戒斋设坛,当众拜普通一兵韩信为大将。汉朝建立以后,陆贾劝谏上书时常常引用《诗经》、《尚书》中的话,“绿林大学”出身的刘邦不喜欢听陆贾“掉书袋”,破口大骂:“老子马上得天下,哪里用得著这些破书烂文章?”陆贾给他讲了一番道理:“陛下可以马背上得天下,但能马背上治天下吗?假如秦朝统一江山后,效法先王以仁义布天下,陛下今天能身登大宝吗?”听了这话,刘邦登时面露愧色,恭请陆贾为他讲解得天下与失天下的道理;于是陆贾陆续为刘邦开了政治历史文化讲座,除了刘邦本人,听讲的还有刘邦身边的高级官员,后来把陆贾的讲稿整理成为《新语》一书。

关键字: 内容标签:刘邦,耳朵,天下刘邦 耳朵 天下
下一篇:郭薹的"笼鸟"之喻||上一篇:蔡伦的光荣与悲剧(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