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看来,“点秋香”纯粹是子虚乌有,那为什么后人会起劲儿宣扬这件事呢?一来是有附会传说的心态,二来是为唐伯虎鸣不平。后人围绕他的性格与特立独行气质,创作出了这场“点秋香”的美丽故事。
公元1523年,53岁的唐伯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一代才子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此生甘分老吴阊,宠辱都无剩有狂。”而他那套甘心做房奴换来的房子,大概就是他心底的那份“狷狂”立在人世的象征吧!
山河满目空破碎,冲冠一怒误红颜
吴三桂“冲冠一怒”毁圆圆
“赌徒”观望
清代诗人吴伟业在他那首著名的《圆圆曲》里说,吴三桂原也是个好男儿,本来是决不肯做汉奸的。但是当他得知爱妾陈圆圆被闯王手下大将刘宗敏掳走后,才一怒投清,断送了汉人的大好江山。就因为这么个伏笔,后来为吴三桂翻案的人还不少。但我以为,借着陈圆圆为吴三桂说事,这根本就是个说不过去的谎言!
当时,李自成已经攻下北京城,崇祯皇帝已经吊死在景山。吴山桂手握重兵,自宁远前线正往北京赶。说是往北京赶,其实他一点也不急。他刚离开宁远时,崇祯帝还没寻死。吴三桂吃不准形势,他心中想的是怎么保存实力。就在这种心态下,正在蜗牛式前进的吴三桂等到了李自成改朝换代的消息。紧接着李自成劝降信也到了。再三权衡后,吴三桂决定归“顺”。既然归顺了,就不能不去朝见,所以队伍还是继续向北京城开拔。
一路上,吴三桂心理负担反倒更重了。这和他的性格有关。我们看史料会发现,吴三桂这个人很奇特:有时打仗很勇猛,有时又很懦弱;有时就剩几个人他也能坚守阵地,有时他逃得比谁都快。这也不难理解,这个看似矛盾的背后体现了一个赌徒的心理。吴三桂虽然口头上归顺了,但事实上他的队伍走得还一样慢,这说明他仍在观望。
关键字: 内容标签:赌徒,明清,房奴,唐伯虎,吴三桂赌徒 明清 房奴 唐伯虎 吴三桂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