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时候很会开玩笑,正因为如此,王安石被迫卸任后,大臣们反而夸赞二蔡有操守,淡泊名利,和靠巴结王安石飞黄腾达的吕惠卿之流不可同日而语。神宗大喜,让蔡卞做了起居舍人,蔡京做了中书舍人!几年后,蔡京被任命为开封府尹,终于跨进了朝廷重臣的行列。说到这儿我们明白了:给蔡京第一桶金的是名臣王珪,给他第二桶金的,则是名臣王安石。
不久神宗辞世,高太后垂帘听政,很快将闲置了15年的铮臣司马光从洛阳召回汴京,任命为门下侍郎,主持国政。司马光的主张和王安石一直是针尖对麦芒儿,所以他上台之后,立即全面彻底坚决干脆地废除新法,所有王安石订立的条条框框,不管有道理没道理,一律全盘否定。
当时很多大臣对司马光废除青苗、保甲、保马、农田水利、均输、手实等弊法都拍手称快,但对个别的法令,却存在着不同看法,简单来说,就是一些有识之士认为熙宁新法并非全无是处,比如免役法,就比熙宁变法前施行的助役法更有利于民——免役法改变了原来家家户户都要出劳役、凡有损失自行赔偿的旧规,规定农户可以出钱代役,使劳役范围大大缩小,而且谁占有的土地资源多,谁就要多负担役钱,这对囤积土地的大户们有着较强的钳制作用,理应保持下去,以避免出现熙宁以前许多农户因差役闪失而倾家荡产的惨剧。司马光却固执地下令:五天之内,必须废除免役,恢复助役。
司马光最好的两个朋友范纯仁和苏轼率先站出来反对。范纯仁说得比较温和,他建议差役一法应当缓行,不妨先在一路试点,观其究竟。司马光却“持之益坚”,害得范纯仁慨然长叹:“是使人不得言尔,若欲媚公以为容悦,何如少年合王安石,以速富贵哉?”苏轼是个炮筒子,直言不讳地批评道:“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司马光大为不悦。苏轼又追进政事堂,这一回司马光可就“色忿然”了。不识眉眼高低的苏轼又讲了半天,还是打动不了司马光,出了政事堂气得大叫:“司马牛!司马牛!”宋朝人骂街是相当有水平的,苏轼是借孔子弟子司马牛来指责司马光倔得像头牛,令人无法接受。
而与此同时,身为开封府尹的蔡京却奇迹般地在五天之内废除了府界十多个县的免役法。当他兴冲冲地向司马光汇报时,司马光拍案赞道:“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就这样,狡黠善变的蔡京在新任宰相司马光眼里,一下子又成了最乖觉最听话最善解人意最有政策水平的好官儿。其实蔡京心里明镜儿一般:对付司马光这样的大傻瓜,最好的办法就是为他的错误决策推波助澜。说到这儿,给蔡京第三桶金的人又出现了——司马光,又是一位名臣。
司马光去世后,蔡京因反复多变受到谏官们的强力弹劾,倒了几年霉。或许是老天眷顾,徽宗崇宁元年(1102),宰相曾布和韩忠彦闹得不可开交,于是韩忠彦想到了在定州当知州的蔡京有大本事,急忙把他调进翰林院,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第二年曾布和韩忠彦两败俱伤,蔡京坐收渔翁之利,很快顶掉韩忠彦,自己坐上了参知政事的宝座。这还没完,不久曾布也罢了官,蔡京再次蹿高,当上了正宰相。很明显,这第四桶金的赠予者是韩忠彦。
从此以后,蔡京和他哥哥蔡卞把揽了朝廷大权,生杀予夺,为所欲为,把好端端一个大宋王朝当成了老蔡家的钱粮库,并最终变成了金人的饕餮大餐。李之亮
关键字: 内容标签:掘墓人,北宋,培养掘墓人 北宋 培养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不久神宗辞世,高太后垂帘听政,很快将闲置了15年的铮臣司马光从洛阳召回汴京,任命为门下侍郎,主持国政。司马光的主张和王安石一直是针尖对麦芒儿,所以他上台之后,立即全面彻底坚决干脆地废除新法,所有王安石订立的条条框框,不管有道理没道理,一律全盘否定。
当时很多大臣对司马光废除青苗、保甲、保马、农田水利、均输、手实等弊法都拍手称快,但对个别的法令,却存在着不同看法,简单来说,就是一些有识之士认为熙宁新法并非全无是处,比如免役法,就比熙宁变法前施行的助役法更有利于民——免役法改变了原来家家户户都要出劳役、凡有损失自行赔偿的旧规,规定农户可以出钱代役,使劳役范围大大缩小,而且谁占有的土地资源多,谁就要多负担役钱,这对囤积土地的大户们有着较强的钳制作用,理应保持下去,以避免出现熙宁以前许多农户因差役闪失而倾家荡产的惨剧。司马光却固执地下令:五天之内,必须废除免役,恢复助役。
司马光最好的两个朋友范纯仁和苏轼率先站出来反对。范纯仁说得比较温和,他建议差役一法应当缓行,不妨先在一路试点,观其究竟。司马光却“持之益坚”,害得范纯仁慨然长叹:“是使人不得言尔,若欲媚公以为容悦,何如少年合王安石,以速富贵哉?”苏轼是个炮筒子,直言不讳地批评道:“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司马光大为不悦。苏轼又追进政事堂,这一回司马光可就“色忿然”了。不识眉眼高低的苏轼又讲了半天,还是打动不了司马光,出了政事堂气得大叫:“司马牛!司马牛!”宋朝人骂街是相当有水平的,苏轼是借孔子弟子司马牛来指责司马光倔得像头牛,令人无法接受。
而与此同时,身为开封府尹的蔡京却奇迹般地在五天之内废除了府界十多个县的免役法。当他兴冲冲地向司马光汇报时,司马光拍案赞道:“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就这样,狡黠善变的蔡京在新任宰相司马光眼里,一下子又成了最乖觉最听话最善解人意最有政策水平的好官儿。其实蔡京心里明镜儿一般:对付司马光这样的大傻瓜,最好的办法就是为他的错误决策推波助澜。说到这儿,给蔡京第三桶金的人又出现了——司马光,又是一位名臣。
司马光去世后,蔡京因反复多变受到谏官们的强力弹劾,倒了几年霉。或许是老天眷顾,徽宗崇宁元年(1102),宰相曾布和韩忠彦闹得不可开交,于是韩忠彦想到了在定州当知州的蔡京有大本事,急忙把他调进翰林院,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第二年曾布和韩忠彦两败俱伤,蔡京坐收渔翁之利,很快顶掉韩忠彦,自己坐上了参知政事的宝座。这还没完,不久曾布也罢了官,蔡京再次蹿高,当上了正宰相。很明显,这第四桶金的赠予者是韩忠彦。
从此以后,蔡京和他哥哥蔡卞把揽了朝廷大权,生杀予夺,为所欲为,把好端端一个大宋王朝当成了老蔡家的钱粮库,并最终变成了金人的饕餮大餐。李之亮
关键字: 内容标签:掘墓人,北宋,培养掘墓人 北宋 培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谁培养了北宋掘墓人(1)||上一篇:颍考叔追回"君主一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