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文鉴大家阮文达(2)

编辑:秋痕 来源:香港文汇报
 
阮老师这回在其门生面前当的是一个可笑的老学究,在汪中那里可当了一回实实在在的冤大头。汪中是清朝一代文学大家,在文学、哲学、史学上占有席位,与阮元很是要好。阮老准备撰写《金石索》专着,托付汪中等一干好友代为搜罗。有天,汪中弄了一块石头来,“古色斑连,隐约似有款识,篆势奇古。”阮老一见,两眼发光,忙问石从何来,汪中说:这是老兄所求的某石啊,我花了几个月时间,到处搜寻,才得到这一块,虽然有点残缺,但其价足值十万二十万是肯定的。阮老左瞧右看,上审下视,“文达审谛久之”,说,真是的真是的,你没欺我,可以入我《金石索》。二话没说,付了一笔巨款给汪中。 

    过了些日子,汪中对阮老说,你还想要那些石头么?我带你去一好出处。阮老就相约,跟随汪中去找石头,汪中就带他到了一家茶馆,慢慢喝茶,这茶馆造了一副假山假水,山水之下有一水池子,池子里头放置了一些鹅卵石,水流丁泠,确有韵味。喝茶喝到兴处,汪中就指那些鹅卵石对阮老说:这些石头跟我卖给你的那石头相像否?都是秦砖汉瓦吧!阮老从中拣了一块出来,端视良久,气得要吐血,什么金石?就是鹅卵石。 

    这故事还有后续,你猜后续怎么呢?是阮老与汪老打一架?是阮老索要价款? 

    阮老得知端的,心头老大不高兴,质问汪中道:“奈何戏我?”汪中就笑说:“你不是文物专家么?既是,谁戏得你来?”阮老吃了个哑巴亏,作声不得。这边,汪中还是不放过:“庸何伤?留为金石家一噱耳。”没什么的啦,只是给文鉴大家添个笑话的啦。如果有这样的笑话流传,那阮专家何以在这场子里再混下去呢?对于专家来说,这个可是最要命的。阮老听话听音,觉得不对头,于是再与汪中签订了一个秘密君子协定,“嘱勿外宣焉!”条件是再付一笔封口费:“文达喻其指,复厚馈容甫。” 

    阮元,字伯元,死后谥号文达,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曾任湖广、两广、云贵总督,最高官职是体仁阁大学士。做官还算个好官,官之余,学问也做得蛮好,先后主编有《经籍纂古》、《十三经注疏》,在金石、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多有建树,这就是说,阮老是卓然大家,不是混混小专家,这也就是说,大家尚如此,小家无论焉。 

    阮文达在鉴赏文物方面失了算,走了眼,只是误己,并不缺德害人,比如今假冒伪劣专家搞商业性文物鉴定要厚道得多。刘诚龙

关键字: 内容标签:阮文达阮文达
下一篇:葡萄牙两次远征失败以诡计窃居澳门 贿赂清朝官员||上一篇:日遗孤忆中国养母:开口叫妈时她从窗台"滚"下来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