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说,姜太公高寿,各种说法中,最高的岁数为139岁。这个数字可信吗?
关于姜太公年龄的推定,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之前相关的说法有数十种,最高的一个说法说他活到139岁。究其原因,要从中国的历史纪年开始讲起。
中国的历史纪年是从共和元年开始计算的,也就是在公元前871年,之前的数千年历史纪年是一片空白。学者李学勤等人于前些年做出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为研究姜太公的年龄提供了一种可能。
现在,根据出土文物、天象等可以基本断定,武王伐纣发生在公元前1045年。后来我又推定了一个年代:帝辛(即殷纣王)三十年,即武王伐纣的那一年,为公元前1045年。所以,帝辛二十年,也就是文王元年,应为公元前1055年。根据司马迁的记载,这一年姜太公被文王提拔重用,当时他正好72岁,由此上推便可得出姜太公出生于公元前1127年。
姜太公去世的那一年,时间比较确定,为周康王六年,即公元前1015年。据此,可算出姜太公去世时应是112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妇孺皆知。那么,姜太公是否真的钓过鱼?他又是在哪里钓的鱼呢?
关于姜太公钓鱼的地点,有很多种说法。有史料可查的,姜太公在日照钓过,在胶州也钓过。另外,姜太公也在河南钓过鱼,主要是在河南的东北部钓。现在,这个地方属于河南淇县,在古代,它就是殷王朝的国都,即朝歌。他沿着黄河岸边钓鱼。另外就是磻溪,即丰镐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秦岭一带。不过,那时的秦岭不同于现在的秦岭。那时,秦岭森林密布,可以说是江河纵横。
■姜太公入周是在他72岁的时候。那么,此前姜太公的生活状况如何?
姜太公的前半生是在磨难坎坷中度过的,可谓一事无成。他曾经入赘,用山东话说,就是“倒插门”,去做齐国人的女婿。但这个女婿不好当,到了50岁后往往会被赶出来,也就是“出夫”了。姜太公就遭遇了。这是因为,当时赘婿的地位如同家奴,作用就是繁衍后代等。而姜太公胸怀大志,不可能去做家务,所以“出夫”是很有可能的。另外,姜太公还曾是“逐臣”。当时,在如今山东郯城的南部有个良国,姜太公就曾在那里干过。后来不行了,就被赶走了。
此外,姜太公到朝歌干过很多工作,杀过猪,摆过摊,还干过宾馆里的招待员,什么下等的工作都干过。他的生存能力比较强。但他做这些事,绝非是为了生存。比如他跟纣王就多有联系,还多次见过纣,但终因政见不合没能留下来。
■有故事说,周文王为了邀请姜太公出山,曾亲自为其拉车,并拉了808步。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这类故事很多,但真实性都没法证明,当然也有传说的成分。再说了,创业帝王如果执意要用姜太公,为他拉拉车也未尝不可。因为古代的帝王,特别是在他没成气候之前,什么事都可能做出来。
另外有一点,商朝的末年,全国也就几百万人,最多是1000万人口,找个像姜太公这样的人才不容易啊。
其实,在姜太公向纣王推行政治主张的时候,周文王正好给纣王当卿士(即宰相)。在此期间,姜太公去访问,就认识了文王,两人比较聊得来。也就是说,姜太公钓鱼也好,做上面那些琐事也罢,他极有可能是做职业掩护,就是做间谍,而且,他活动的地方都是在黄河旁的一些渡口周围。这些地方流水较缓,距离较短,往来人员众多,容易“搞情报”。所以,包括《孙子兵法》里也说他是“上智为间”,就是有很高的智慧,做国际间谍。
文王后来被纣王抓了起来,关在羑(音同“有”)里,后来也是姜太公设计放出来的。所以,在周文王元年之前,两人早就认识了,而且还达成了默契。(韩玉德)
关键字: 内容标签:姜太公钓鱼,情报,是为了姜太公钓鱼 情报 是为了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关于姜太公年龄的推定,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之前相关的说法有数十种,最高的一个说法说他活到139岁。究其原因,要从中国的历史纪年开始讲起。
中国的历史纪年是从共和元年开始计算的,也就是在公元前871年,之前的数千年历史纪年是一片空白。学者李学勤等人于前些年做出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为研究姜太公的年龄提供了一种可能。
现在,根据出土文物、天象等可以基本断定,武王伐纣发生在公元前1045年。后来我又推定了一个年代:帝辛(即殷纣王)三十年,即武王伐纣的那一年,为公元前1045年。所以,帝辛二十年,也就是文王元年,应为公元前1055年。根据司马迁的记载,这一年姜太公被文王提拔重用,当时他正好72岁,由此上推便可得出姜太公出生于公元前1127年。
姜太公去世的那一年,时间比较确定,为周康王六年,即公元前1015年。据此,可算出姜太公去世时应是112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妇孺皆知。那么,姜太公是否真的钓过鱼?他又是在哪里钓的鱼呢?
关于姜太公钓鱼的地点,有很多种说法。有史料可查的,姜太公在日照钓过,在胶州也钓过。另外,姜太公也在河南钓过鱼,主要是在河南的东北部钓。现在,这个地方属于河南淇县,在古代,它就是殷王朝的国都,即朝歌。他沿着黄河岸边钓鱼。另外就是磻溪,即丰镐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秦岭一带。不过,那时的秦岭不同于现在的秦岭。那时,秦岭森林密布,可以说是江河纵横。
■姜太公入周是在他72岁的时候。那么,此前姜太公的生活状况如何?
姜太公的前半生是在磨难坎坷中度过的,可谓一事无成。他曾经入赘,用山东话说,就是“倒插门”,去做齐国人的女婿。但这个女婿不好当,到了50岁后往往会被赶出来,也就是“出夫”了。姜太公就遭遇了。这是因为,当时赘婿的地位如同家奴,作用就是繁衍后代等。而姜太公胸怀大志,不可能去做家务,所以“出夫”是很有可能的。另外,姜太公还曾是“逐臣”。当时,在如今山东郯城的南部有个良国,姜太公就曾在那里干过。后来不行了,就被赶走了。
此外,姜太公到朝歌干过很多工作,杀过猪,摆过摊,还干过宾馆里的招待员,什么下等的工作都干过。他的生存能力比较强。但他做这些事,绝非是为了生存。比如他跟纣王就多有联系,还多次见过纣,但终因政见不合没能留下来。
■有故事说,周文王为了邀请姜太公出山,曾亲自为其拉车,并拉了808步。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这类故事很多,但真实性都没法证明,当然也有传说的成分。再说了,创业帝王如果执意要用姜太公,为他拉拉车也未尝不可。因为古代的帝王,特别是在他没成气候之前,什么事都可能做出来。
另外有一点,商朝的末年,全国也就几百万人,最多是1000万人口,找个像姜太公这样的人才不容易啊。
其实,在姜太公向纣王推行政治主张的时候,周文王正好给纣王当卿士(即宰相)。在此期间,姜太公去访问,就认识了文王,两人比较聊得来。也就是说,姜太公钓鱼也好,做上面那些琐事也罢,他极有可能是做职业掩护,就是做间谍,而且,他活动的地方都是在黄河旁的一些渡口周围。这些地方流水较缓,距离较短,往来人员众多,容易“搞情报”。所以,包括《孙子兵法》里也说他是“上智为间”,就是有很高的智慧,做国际间谍。
文王后来被纣王抓了起来,关在羑(音同“有”)里,后来也是姜太公设计放出来的。所以,在周文王元年之前,两人早就认识了,而且还达成了默契。(韩玉德)
关键字: 内容标签:姜太公钓鱼,情报,是为了姜太公钓鱼 情报 是为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宋代寺院放得开:办市场、卖猪肉 还放高利贷||上一篇:姜太公钓鱼是为了搞情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