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锜(一四三三—一四九九),字符禹,明代长洲(苏州)人。世代务农,但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精于史学。一生不仕,著《寓圃杂记》十卷,收入《四库全书》。官方评论“摭拾琐屑,无关考据”,但其中明代苏州风土人情的描述,读来饶有趣味。
作者行文有正史意识,从朝堂写到乡野。第一卷评价明朝制度(建都封王)和皇家大事,二至四卷写达官贵人的轶事,接下来才轮到平民、倡优。作者佩服清廉、宽仁的官员,所记故事常以此为主题。如翰林修撰杨翥住京师时,隔壁邻居丢了鸡,指桑骂槐,家人发怒,他却说:这里姓杨的不只我一家。同乡祝枝山赞他“隐怀显略,野抱朝忧”,身在江湖而不忘庙堂。
最有趣的是笔记中的明代江南风情。他说成化年间吴中繁华,“闾阎辐辏,万瓦甍鳞”。房屋拥挤,车水马龙,各种商品应有尽有,游山玩水的彩舟、画舫鱼贯于绿波间,且人才辈出,科举考试吴人“岁夺冠首”。
然而,奢侈风气带来的不良现象也不少。如,那时流行用马尾编成、系于衬衣内的“发裙”,胖人用一个,瘦的用两三个,让外衣鼓胀,犹如一把大伞。作者斥为“服妖”,说是暴发户和浮浪子弟的做派。还有“纳粟”成为监生,不分良贱、四十两白银买个“义官”头衔,南京科举考试泄题等腐败现象。另外,作者盛赞几位妓女的贞节,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文人狎娼的风气。(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叶 歌)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吴中,旧事吴中 旧事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作者行文有正史意识,从朝堂写到乡野。第一卷评价明朝制度(建都封王)和皇家大事,二至四卷写达官贵人的轶事,接下来才轮到平民、倡优。作者佩服清廉、宽仁的官员,所记故事常以此为主题。如翰林修撰杨翥住京师时,隔壁邻居丢了鸡,指桑骂槐,家人发怒,他却说:这里姓杨的不只我一家。同乡祝枝山赞他“隐怀显略,野抱朝忧”,身在江湖而不忘庙堂。
最有趣的是笔记中的明代江南风情。他说成化年间吴中繁华,“闾阎辐辏,万瓦甍鳞”。房屋拥挤,车水马龙,各种商品应有尽有,游山玩水的彩舟、画舫鱼贯于绿波间,且人才辈出,科举考试吴人“岁夺冠首”。
然而,奢侈风气带来的不良现象也不少。如,那时流行用马尾编成、系于衬衣内的“发裙”,胖人用一个,瘦的用两三个,让外衣鼓胀,犹如一把大伞。作者斥为“服妖”,说是暴发户和浮浪子弟的做派。还有“纳粟”成为监生,不分良贱、四十两白银买个“义官”头衔,南京科举考试泄题等腐败现象。另外,作者盛赞几位妓女的贞节,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文人狎娼的风气。(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叶 歌)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吴中,旧事吴中 旧事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重庆最老毛肚火锅再开堂 1939年曾毁于大轰炸||上一篇:古时出行意味着生离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