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古时出行意味着生离死别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代人对于自己或身边人出远门的感受已经不同于古人了吧? 
  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令感觉上的空间距离大大地变短了。以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走完的路程,现在仅仅需要几个小时便能走完。加上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使用,即便是相隔天涯的两个人,在心理上的感觉也不遥远。
  因为可以随时看到对方的形象,听到对方的声音,所以如果不是热恋情人之类的需要密切接触者,通常对人在两地根本不以为意。
  古时候可就不同了。那时候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没有现代的通讯工具。没有天气预报,没有交通信息,当然也没有滥砍滥伐,没有过度开发。环境够原始,空气够清新,不过狼虫虎豹可能到处都有,车匪路霸也可能随处可见。所以古人出行是件大事情,尤其是出远门,那等于是生离死别了,一别之后恐怕一辈子就再见不到了。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出行这个题目上古人今人各有得失。
  出行对于今人虽然无生离死别之苦,也酝酿不出古人的那种生离死别的悲剧情怀。今人或者因此失去了很多净化心灵的机会,失去了很多学会珍惜眼前人和事物的机会。
  培养个天文学家也不错。月亮是好东西,白天忙着工作,晚上没有事情做,又没有电视看,不能上网,没有钱买蜡烛,就只能看月亮了。全唐诗、全宋词里谈论月亮的据说超过一万多首,所谓“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太阳太刺眼,而且白天忙,没有时间看,但是夕阳可以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实在不行就看星星了。
  出行引发的生离死别的情感,曾是古代的艺术源泉之一。(文章摘编自《澳门日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古时,生离死别,出行,意味着古时 生离死别 出行 意味着
下一篇:吴中旧事||上一篇:邓小平复出后加大工作步伐 亲自处理申诉材料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