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一纸遗书照肝胆──读史可法遗书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民族英雄史可法在牺牲前四天,给母亲、岳母和夫人写了一封亲笔遗书,其文甚短,迻录如下: 
  太太
  杨太太
  夫人万安,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太太苦恼,须托四太爷、太爷、三哥大家照管,儿好歹随他罢了。书至此,肝肠寸断矣。 
  四月二十一日法寄
  这里先对遗书的背景作点说明:
  遗书中提到的“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是指清军豫王多铎率十万部众围打史可法坚守扬州一事。清军攻之不利,既而诱降收买,但史可法铮铮男儿,“软”、“硬”不吃,坦然表明心迹:“吾为大明重臣,岂可苟且偷生,作万世罪人!”多见此情景,下令屠城十日,由于兵力悬殊,城内守军伤亡惨重。有个叫王秀楚的人,写了《扬州十日记》一书,其中有“途中乱尸山叠,血流成渠。”等语,不要说见之丧魂,我读之亦神沮,可见清军屠戮之惨。
  清人全祖望《梅花岭记》载:“二十五日,城陷……忠烈(史可法謚号)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史副将)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当明崇祯皇帝因李自成攻陷北京而吊死在煤山后,南京诸臣拥立朱由崧为福王,傀儡登场,建立了南明小王朝。其时军政大权控制在马士英、阮大鋮等奸人之手,他们不去组织力量抗清,却热衷于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对史可法等人的抗清活动不仅作壁上观,而且设置重重障碍,终于使这位人民目之为南宋“李纲”的民族英雄,在内外交困的处境中,惨淡经营的江北防务不战自溃,在他写下遗书的第二天赍志以终了。
  史可法的遗书文词浅近,然而情透纸背,义薄云天,读来使人肝胆欲碎,感人泣下。人到撒手大去之时,万念奔集,父母之恩,夫妇之爱,儿女之情,友朋之谊,都是不免要想到的,此乃人之常情,概莫能外。
  但史可法的遗书却似无楚楚儿女情长之态,惟如此才是大英雄本色。然而不然,“肝肠寸断矣”五字结句,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一切包孕其中,情志高度昇华,英雄人物也是血肉之躯,并非铜心铁肝,也并不是冷硬得如同冰山下的岩石,他们的感情是最丰富最纯真的。
  掂掂“太太苦恼”这四字,感情积淀有多重!“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我料史夫人读到此处,情感的潮水必然涌起百丈洪涛,“知妻莫若夫”,只有爱之弥深的史可法,才会出此肺腑之言。报国有心,抗清无力,面对强敌压境,不甘奴颜投敌,“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这是事之必然,理之当然,因为他是史可法。
  三百多年后读史公遗书,恍惚似见这位民族英雄在骑鹤楼头中宵舞剑,仰天长歌:“自学古贤临静节,唯应野鹤识高情。”长歌当哭,壮哉史公!(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魏泉琪)

关键字: 内容标签:遗书,肝胆,史可遗书 肝胆 史可
下一篇:乾隆过中秋||上一篇:琉球汉文文献有力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