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一代天骄魂归兴隆山始末(1)

编辑:秋痕 来源:兰州日报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逝世后,灵柩安放在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主公园地)。安放成吉思汗和原配夫人布尔格勒真棺椁的宫帐,坐落在伊金霍洛巴音昌霍克河西面甘珠尔敖包的北坡上。

    据传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时,路过布尔陶勒盖的地方,手中的马鞭突然失落,他环视了周围的秀丽山川,将地名改为巴音昌霍克(富饶)。他逝世后,灵车返回此地,车轮陷进了泥淖之中,怎么也拉不出来。大家想起他生前的话,于是决定将他安葬在这里。

    成吉思汗的骨灰匣用银子制成,长宽高为120cm×77cm×99.5cm。匣外饰有镀金的五雄,匣内置一小椅,椅上置骨灰袋。匣两侧各有4个龙头环,用来搬提。匣内除成吉思汗和九员大将的画像,还有《金册》、《黄书》、《红史》等有关祭祀的典籍,匣前挂一帧成酒器,桌上还放有一个金银装饰、刻有图案、盛满五谷杂粮、金银宝珠的木升,插着一支箭头上有十三节竹的长柄的箭。鄂尔多斯人用来表示蒙古人有了十三代子孙,五谷丰登,财宝众多,牛羊成群……

    祭奠成吉思汗的活动是非常盛大而隆重的,后来,元始祖忽必烈于1295年决定子孙世代奉先祖成吉思汗的陵寝,并委派八大牙门图德,负责祭祀的一切礼仪。祭奠活动除奉祭外,还固定日期进行月祭、季祭。各类祭奠的程序、规模、所用物品、祭词、祭歌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体现了蒙古民族对一代领袖的崇敬与虔诚。

    同治十二年(1873年),宁夏马化龙的军队曾对成吉思汗陵进行过一次洗劫,民国四年(1915年),阴山和达拉特旗的一群土匪掠走了灵帐中的金银器皿。1916年,民国政府盖了九间庙堂,打算将成吉思汗灵柩放进去,正值竣工时此地瘟疫大作,人们纷纷议论盖庙招来灾祸,所以,庙弃而未用。

     1937年芦沟桥事变以后,中国北部大部领土被日军占领,文物、古迹遭到破坏劫掠。鄂尔多斯沙克都尔扎布王爷北陵寝丧于敌手,于是地方政府在1938年提出成灵西迁的建议。这时,获悉投降日寇的德穆楚克栋鲁布要劫持成灵,不得已,邓宝珊、沙克都尔扎布王爷、高双成、何兆国、袁庆增、云祥、石华安、陈玉杰等人组成迁灵专使,并做了应付突变的充分准备。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天骄,兴隆,始末天骄 兴隆 始末
下一篇:末代皇帝的命运(2)||上一篇:一代天骄魂归兴隆山始末(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