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12世纪的繁华:北宋开封城每天屠宰万头生猪(4)

编辑:秋痕 来源:历史春秋网
 

  
  御街上举行的最隆重仪式,要算三年一次的明堂大典。在车马仪仗队中,大象依旧是万众瞩目的明星,走到太庙前,它仍会拜舞如仪,“其如鸣诺之势”,“御街观者如堵”。每逢这年,皇帝还要率百官前往景灵宫行恭谢之礼。这时,除了皇帝不簪花,文武百官们与教坊仪仗队按身份与等级,都要在帽沿上簪戴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朱翠花朵。礼毕归来,络绎不绝的恭谢队伍远望如锦,其壮观景象正如姜夔的诗所说:
  
  万数簪花满御街,圣人先自景灵回。
  
  不知后面花多少,但见红云冉冉来。
  
  而这时的御街上,争着一睹“天颜”的看客自然不会少。正如当时另一首诗描写的那样:
  
  士庶重重间绮罗,霁光熏作小春和。
  
  御街两行瞻天表,比似前回人更多。
  
  从和宁门到朝天门,御街左侧先后有六部、三省、玉牒所、太庙与五府等建筑,右侧则有惠民药局与大佛寺等。过了宰执办公的五府,才略有少数的厢坊与店铺,比较著名的有尹家文字铺与朱家裱褙铺。而一过朝天门,御街就进入了密集的商住区,绵延直到万岁桥,各色各样吃穿用玩的商铺挨挨挤挤,一家连着一家。其中有中和楼、和乐楼、和丰楼等著名酒楼,还有中瓦、右瓦那样的游艺场所。据《贵耳录》说,位于御街中段的中瓦更是京城最大的娱乐中心,“士大夫必游之地,天下术士皆聚焉”,在那里一展身手。《图绘宝鉴》说到理宗朝有个叫李东的画家,经常在御街上出卖自己所画的《村田乐》、《常酣图》等作品,艺术水准虽不太高,“仅可娱俗眼”,却也许是后来一般民众所欢迎的风俗年画的滥觞。
  
  每天一听到晨钟,御街上的吃食店就张罗开了早市的点心,六部前的丁香馄饨是遐迩闻名的小吃,其味“精细尤佳”。和宁门朱红杈子前的买卖也十分红火:满街满市都是高档菜蔬、时令水果和生猛海鲜,构成了这里交易的最大特色。南宋对御街实行开放式管理,连大内正门前都允许设立早市,似乎比北宋更具市场化与人性化。
  
  临安御街的路况虽然好于东京御街,但街面比较狭窄,商店住家又相当密集,砖木建筑容易引发火灾。嘉泰四年(1204),粮料院失火,很快蔓延到太庙南墙外。太庙是社稷的象征,大臣韩侂胄指挥军兵拼死扑火,才总算安然无恙。但火舌已蹿到正对御街的和宁门外,焚毁了隔离闲杂人等的杈子门,连和宁门上的螭吻也着了火,幸亏救火员登梯用短斧击落了螭吻,才未殃及城门。这场火灾,御街南段的损失难以估量。绍定元年(1228),御街最繁华的商业区失火,使中瓦与数以千计的商住建筑成为一片废墟,当时有“锦城佳丽地,红尘瓦砾场”的说法。但不久,御街就建起了新的中瓦与商铺,迎来了新的商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生猪,北宋,屠宰,开封,繁华,世纪生猪 北宋 屠宰 开封 繁华 世纪
下一篇:清帝为何爱娶蒙古女? 专家:军事目的是重要原因||上一篇:晚清"议会"怎样议事(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