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章太炎与吴稚晖较恶 曾"斥"其向俞明震出卖自己

编辑:秋痕 来源:深圳特区报
 
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章太炎和邹容朝夕相处,患难与共。他们一道服苦役,一道切磋学问,共同讨论革命问题,盼望着出狱后一道从事反清革命事业。可是,年轻的邹容没有等到他们出狱的日子。1905年3月,年轻气盛、性情暴躁的邹容突然病倒了。邹容的病情让章太炎心急如焚。


    章太炎与吴稚晖交恶


    如果说,章太炎与邹容的革命友谊可歌可泣,那么章太炎与吴稚晖的学术之争应该说是可圈可点了。


    吴稚晖(1865—1953),名敬恒,又名眺,字稚晖,江苏武进人。他7岁就进了无锡某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天资聪颖的他学习刻苦。1889年,他进入江阴南菁书院读书。入学第一天,他去谒见书院山长黄以周,目睹黄以周的座案上有“实事求是,莫作调人”八个大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曾自称:一生只认得真理的是非,而不肯随便调和。可以说,就是深受这八个字的启示和精神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导了波及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吴稚晖一则受到甲午战败的刺激,一则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始觉中国要学习西方工艺制造大炮、机关枪才能抵抗敌人,所谓“兴学之刻不容缓”,于是,开始冒充为维新派小卒。后来,他到天津北洋学堂教书。1897年冬放年假,他就去北京南海会馆拜访了康有为,大家谈到最重要的问题乃八股、小脚、鸦片三害,吴稚晖认为除此三害,要从自己做起,1898年6月,吴稚晖到上海南洋公学任教。这时,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令,吴稚晖闻讯后就在无锡创办三等学堂想要变法,推行新教育,并与朋友约定不再读线装书,又改名“敬恒”以自警,即唯“敬”与“恒”方可肩天下之重任。


    1901年,吴稚晖第一次留学日本,不久即回国。1902年,他再赴日本留学。当时的清朝驻日公使为蔡均,吴稚晖请求他保举江苏、浙江、江西自费学生9人入日本成城学校,那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一年后即可升入士官学校,但蔡均不答应保送。吴稚晖与孙揆均带着学生前去与蔡均争论,吴稚晖伶牙俐齿,据理力争,其余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也广为声援,相持一星期之久。蔡钧恼羞成怒,竟叫日本警察以“妨害治安”罪名,驱逐吴稚晖、孙揆均二人出境。吴稚晖气愤异常,写下了绝命书,准备投水自杀,幸被警察所救才未死。在被迫登上法国邮船回国时,正在日本的蔡元培闻讯赶到船上护送他回国。吴稚晖由此事件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回到上海后,便在欢迎大会上慷慨陈词,痛斥清廷腐败,丧权辱国,革命思想由此引发。


    1902年10月,吴稚晖、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爱国学社,吴稚晖任学监兼国文教员。 当时,是中国教育会开办爱国学社的,爱国学社的所有成员都加入了教育会,会和社成为一家。后来,教育会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而爱国学社却有很大的收入,时间长了,爱国学社就有一些人对教育会颇为不满。蔡元培是一个宽容的人,没有计较这些人的言论。可吴稚晖却帮爱国学社这些人讲话。章太炎对此十分恼火。一次,当吴稚晖出语尖刻,偏袒爱国学社的人时,章太炎当众拍桌子大骂:“稚晖,你要效宋江之所为,有我在此,办不到!” 吴稚晖向来也是口若悬河,但面对章太炎,却不得不让步。从这时开始,章、吴二人就结下了恩怨。


    1905年春,经人介绍,吴稚晖在伦敦与孙中山先生会面,逐步接受了三民主义的主张,并在这年冬天加入同盟会。1907年,吴稚晖与张静江、李石曾在巴黎组织世界社,发行《新世纪》,鼓吹革命。《新世纪》成为革命党的一大喉舌,与在东京出版的《民报》东西交相辉映。吴稚晖在主持《新世纪》期间,以雄健犀利的笔锋论述了许多重大问题,同时也极力鼓吹无政府主义思想。


    1906年6月,章太炎刑满出狱后即东渡至日本,加入同盟会,并任《民报》主编。在主编《民报》期间,章太炎与吴稚晖之间的矛盾又爆发了。事情的起因还得从1903年“苏报案”的起因说起。


    1903年春,爱国学社在张园发起演说会,吴稚晖等纷纷登台演说,《苏报》将他们的演说词一一刊登出来。1903年夏,《苏报》聘章士钊为主笔,章太炎、蔡元培为撰稿人,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同时推荐、发表了邹容的《革命军》和章太炎的《客帝篇》、《驳康有为政见书》、《革命军序》等文章。清政府对此十分恐惧,派人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要捉拿邹容、章太炎、蔡元培、吴稚晖等人。


    当时,江苏巡抚委派南京候补道俞明震专程赶到上海协助上海道台准备去捉拿爱国学社和《苏报》报馆的革命分子。但俞明震到上海后,兵马未动,却先托关系找到了吴稚晖,在出示了朝廷要将《苏报》同仁拿办正法的谕旨之后,又连说“笑话,笑话”,并说他们以后可以多联系,同时告知了联系方式。最后他暗示吴稚晖,可以出国避一避,去欧洲、美国均可。对于俞明震的卖好,吴稚晖和《苏报》的同仁——蔡元培、章士钊、章太炎和邹容等人,开始是当笑话听的,由于有租界的庇护,他们根本不把清政府的威胁当成一回事。在此之前,租界当局已经找过他们若干次,并保证说,只要他们不私藏军火,仅仅是批评清政府,没有关系。于是,“苏报案”发生了,章太炎和邹容进了租界的监狱。虽然《苏报》同仁大多避走,但吴稚晖转道香港,留学英国,避走得最远。案发后,有消息传,说是章太炎和邹容的入狱,是吴稚晖告的密。因此,章太炎对吴稚晖一直耿耿于怀。


    1907年3月,章太炎在《邹容传》中指责吴稚晖向俞明震献策出卖章、邹,由此挑起二人的论战。(陈永忠 著)

关键字: 内容标签:章太炎,出卖,吴稚晖较恶,俞明章太炎 出卖 吴稚晖较恶 俞明
下一篇:蔡锷与小凤仙无恋情? 家人证实2人关系平淡(6)||上一篇:朱元璋厉行节约 系“四菜一汤”首创者(1)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