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进士杜三策曾册封琉球王 因弹劾魏忠贤遭削职(2)

编辑:秋痕 来源:大众日报
 
洪武五年,遣行人杨载封中山王察度;永乐二年,遣行人时中册封中山王武宁、山南王汪应祖;永乐十一年,遣行人陈季若册封山南王他鲁每;洪熙元年,遣中官正使柴山、副使阮鼎,册封中山王尚巴志。
正统八年,遣正使给事中俞忭、副使行人刘逊,册封中山王尚忠;正统十三年,遣给事中陈傅、行人万祥,册封中山王尚思达;景泰三年,遣给事中陈谟、行人董守宏,册封中山王尚金福;景泰七年,遣给事中严诚、行人刘俭,册封中山王尚泰久;天顺六年,遣给事中潘荣、行人蔡哲,册封中山王尚德;成化六年,遣给事中官荣、行人韩文,册封中山王尚园;成化十五年,遣给事中董旻、行人张祥,册封中山王尚真。
嘉靖十一年,遣给事中陈侃、行人高澄,册封中山王尚清,自此每次册封使都能把“亲历其地,目击其事,山川风俗之殊,往来闻见,悉出实录,因采辑事迹,撰述成书”,名为《使琉球录》,返国后交付史馆,以备采集。因此,此后的册封情况较为详尽。嘉靖三十七年,遣给事中郭汝霖、行人李际春,册封中山王尚元;万历四年,遣给事中萧崇业、行人谢杰,册封中山王尚永;万历二十九年,遣给事中夏子阳、行人王士祯,册封中山王尚宁。万历三十七年日本萨摩藩整兵出发,入侵琉球,将尚宁王带至江户。尚宁王被迫出具“誓文”表示对萨摩藩效忠,才被放回国。这种情况下,琉球依然把中国作为宗主国,依旧例按时朝贡。
泰昌元年,尚宁王逝世,尚丰登基成为中山王。同年,万历皇帝、泰昌帝先后病死,天启皇帝登基。尚丰于天启三年遣王舅毛凤仪,正议大夫蔡贤等奉表贡马及方物,并以尚宁王讣告,兼请袭封。由于明末农民起义及清兵压境,特别是明朝国库空虚,无力建造华丽的册封船,明朝廷的册封使久久未能派出。
崇祯帝即位后,琉球前来贺喜,并又请封。新帝按惯例命户科右给事中杜三策、行人杨抡往。杜三策、杨抡从受命开始,进入启程地福州,等待地方官员建造册封舟。这次建造的册封舟是明朝最大的一艘册封舟,“长20丈,宽6丈,入水深5丈,5桅,约700人有奇”,建造工期前后竟用了四年多。

崇祯六年六月,杜三策率领300余名出使人员随行,并随船带着中国的纺织品、瓷器、药材、纸、食品、日用品、工艺品及原料。出行前祭江祭海,航船出零丁洋,过澎湖列岛,穿越海峡,历经半月跋涉,一路风高浪急,历尽千难万险,抵达那霸港。尚丰亲自率人出港迎接。
由杜三策主持礼仪,谕祭先王,两位册封使臣在册封大典上宣读朝廷颁发给琉球王尚丰的册封诏书,已经继位十四年的尚丰得到册封,尚丰的王位算是得到朝廷的认可,坐得更加牢。
杜三策至琉球的第二日“先诣孔庙行香,次至天妃宫”。册封完毕后,杜三策与随员在琉球各地游历,并与当地人士进行经济、文化、艺术、生产各方面的交流,又接见了明初移居琉球的闽籍三十六姓的后裔。
在琉球期间,杜三策等人还在琉球多处题字、撰文,如为那霸天妃宫题写了“慈航普度”匾。为册封居住的天使馆题写了“每怀靡及”匾,还在天使馆题四律一首“一帆多藉乘风力,万里长悬捧日心;兴来欲泛张骞斗,归去羞言陆贾金”;在天使馆后楼墙壁上题“梅花诗”百首以作留念,还与尚丰一起观看宫廷画师聋哑人钦可圣画,赞叹他的作品可媲美顾恺之、王维等中国的著名画家,是近世所没有的。
归国前,琉球王送杜三策黄金,他力拒重金,“得使臣体”,受到了中山王上下官吏的尊敬。杜三策、杨抡归国途中遇到飓风,折柁牙数次,勒索皆断。幸好船中有高三尺的上等楠木,是杜三策等捐千金承诺刻妈祖神像所购。不久风消云散,船行若飞,一夜抵闽,顺利回京交差。


关键字: 内容标签:琉球,册封,弹劾,进士,遭削职,杜三,魏忠贤琉球 册封 弹劾 进士 遭削职 杜三 魏忠贤
下一篇:鲁迅第一次向报刊投稿:位列获奖名单前十名||上一篇:被遗忘的隘门渠:7个人在陡直峭壁上修了三年(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