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李白:侠与酒(1)

编辑:秋痕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李白会剑术,他真的武艺高强吗?酒对于李白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在李白的身上,侠和酒一直是并行的,两个最具有激情的精神因素交融在一起。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酒是李白的生命,酒在诗中,更张扬着侠的豪情。

    李白这种任侠的精神,和我们后世理解的那种侠,甚至包括金庸的武侠,都有关系。

    任侠和饮酒精神统一于一身

    传说少年李白,在早年游成都的时候,有一天正在锦江边散步,一群年轻的织锦姑娘带着自己织的锦,拖到江水里漂洗,这个时候,江面上驶来一艘船,一群流氓恶少,故意冲向正在洗锦的姑娘们,把她们手中的锦弄到江水里,以此来取乐。李白看到这儿就再也忍不住了,挺身而出,责骂这群无赖。可是这帮恶少,不由分说,将船靠了岸,冲到李白的身边,将他围到中间。但见李白面无惧色,挥手抽出他的佩剑,施展起高超的剑术,将这帮流氓恶霸,打得落花流水。

    李白的剑术真有如此了得吗?任侠和饮酒这两种精神,又是如何在李白身上得到统一的呢?

    其实中国的侠客,最早应该要溯源到先秦,但是,侠并不是被主流社会所承认的,属于那种旁流、另类的。

    但有一个人为他们正名了,那就是司马迁,他写《史记》给游侠列传了。其实,他突出的是侠客身上的一种正义感,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节义两个字。

    节,可以把它理解为原则。义,理解为义气。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所看重的原则和义气,比如,先秦的这些侠客和刺客重交情,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在唐人眼里,武功高超并不是太重要的。当然也要会一点,完全不会,就不像个侠客,没有那么潇洒了。

    正是因为李白对侠客的崇敬,他的诗篇中就有很多关于自己行侠仗义的夸张想象,因此也就有了李白武艺高强的传说。

    那么,关于李白所处时代的唐人,对任侠精神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李白崇尚任侠精神,首先是一种道德,道义上的标准。这种侠义精神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民间的主持正义的英雄,李白有一首诗叫《结袜子》: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在这首诗中,有两位著名的刺客典故,就是高渐离以柱击秦王和专诸鱼腹藏剑,这样的人都是因为感念别人的恩情,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叫真正的舍生取义。

    自古英雄出少年,李白也是“少任侠”,李白《侠客行》一诗中这样写: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读来好像是后世金庸先生《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的浓缩版。

    李白更重节义二字,而且他非常强调勇敢者不惜生命,捐躯后,侠骨能够留名青史。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意即,虽然死了,但侠骨流芳万世,而且他一点都不输给世上的其他英雄。

    虽然李白自己会一点剑术,但是他毕竟不是个武夫,所以他手中的武器还是诗歌,他只能用诗歌来歌颂他心目中的英雄。

    我们不能单单用所谓的武功来衡量侠之大小,只要具有高尚的侠义精神,这些人都可以称得上是大侠。

    侠其实有两个重要因素,第一,少年,年龄的特质。第二,是他们的节义,品格的问题。


关键字: 内容标签:李白李白
下一篇:李白:侠与酒(3)||上一篇:另类沈阳老故事:顺治出生之年沈阳地震两次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