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子,生卒年不详,名融,东汉末苍梧郡广信(今广西梧州市)人,为汉末灵帝、献帝时期远近闻名的佛教人士。他的生平事迹见诸史籍的虽然不多,但他却是我国历史上著书弘扬佛法的第一人,为佛教中国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佛祖历代通载》等书记载,东汉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死后,北方战乱不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社会秩序混乱。而交州地处边隅,比较安定。因此,牟子随母亲一起迁居到交趾(今越南河内的东北部)。他到了26岁时,才回苍梧老家娶妻安居。
牟子博学多才,精通儒学。苍梧太守史璜听说他的才气,便邀请他出来做官,让他去荆州向刘表致敬通好,以消除因战乱给州郡之间带来的互相疑忌。正当他准备出使时,被交州刺史征召,但他无意于仕途,便托病在家。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佛教信徒笮融杀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朱皓,时任交州刺史的朱皓兄弟朱符便计划派兵前去复仇。然而从交州到豫章,必须通过荆州的零陵(今湖南永州一带)、桂阳(今湖南郴州一带)二郡。为了借路,刺史派牟子前去二郡协商,可又遇上牟子母亲亡故,最终未能成行。后来,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他更感到不宜出头露面,于是锐志于佛道,潜心钻研佛教理论。牟子由一名儒生转入佛门,这种做法被时人认为是离经叛道。为了弘扬和宣传佛教,牟子针对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引起的争议和非难,广引《老子》和儒家经书分别予以解释,写成了《理惑论》一书。
《理惑论》亦称《牟子理惑》、《牟子理惑论》、《牟子辨惑论》,又通称《牟子》。该书最早见于南朝宋明帝中书侍郎陆澄所撰写的《法论》第十四帙“缘序集”中,后被收入南朝梁代和尚僧祐的《弘明集》。由于《法论》早已散佚,只有目录尚保存在《出三藏记集》中。而《弘明集》在辑入其文时又未明确交代其来源,故其成书年代及原貌到底如何,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关键字: 内容标签:著书,第一人,中国著书 第一人 中国
点触宗教门户网进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据《佛祖历代通载》等书记载,东汉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死后,北方战乱不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社会秩序混乱。而交州地处边隅,比较安定。因此,牟子随母亲一起迁居到交趾(今越南河内的东北部)。他到了26岁时,才回苍梧老家娶妻安居。
牟子博学多才,精通儒学。苍梧太守史璜听说他的才气,便邀请他出来做官,让他去荆州向刘表致敬通好,以消除因战乱给州郡之间带来的互相疑忌。正当他准备出使时,被交州刺史征召,但他无意于仕途,便托病在家。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佛教信徒笮融杀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朱皓,时任交州刺史的朱皓兄弟朱符便计划派兵前去复仇。然而从交州到豫章,必须通过荆州的零陵(今湖南永州一带)、桂阳(今湖南郴州一带)二郡。为了借路,刺史派牟子前去二郡协商,可又遇上牟子母亲亡故,最终未能成行。后来,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他更感到不宜出头露面,于是锐志于佛道,潜心钻研佛教理论。牟子由一名儒生转入佛门,这种做法被时人认为是离经叛道。为了弘扬和宣传佛教,牟子针对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引起的争议和非难,广引《老子》和儒家经书分别予以解释,写成了《理惑论》一书。
《理惑论》亦称《牟子理惑》、《牟子理惑论》、《牟子辨惑论》,又通称《牟子》。该书最早见于南朝宋明帝中书侍郎陆澄所撰写的《法论》第十四帙“缘序集”中,后被收入南朝梁代和尚僧祐的《弘明集》。由于《法论》早已散佚,只有目录尚保存在《出三藏记集》中。而《弘明集》在辑入其文时又未明确交代其来源,故其成书年代及原貌到底如何,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关键字: 内容标签:著书,第一人,中国著书 第一人 中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