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乾隆谈诗(1)

编辑:秋痕 来源:香港文汇报
 
 提及乾隆,难免不提到他的诗。有一种说法,乾隆一生写了将近五万首诗,接近《全唐诗》的总和,是最为高产的诗人。虽然有人经过折算,认为政务繁忙、日理万机的乾隆每天要写一至两首诗,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不过这种数量上的真伪,暂且不去论它,可以确定的是,乾隆确实很喜欢写诗,不仅时常炫耀自己的诗才,而且还好为人师,经常评点臣子的诗作,进行指导。

    清人张康祺的《郎潜纪闻》载,有一年乾隆出巡,下榻于留都盛京(沈阳),见陵寝的祭祖礼器摆设得很凌乱,不符合法度,就问责于接驾的礼部侍郎世臣。接下来,乾隆在世臣的诗稿中看到有“霜侵鬓朽叹途穷”之句,更为不悦,批道:“你如今官居高位,有什么‘途穷’的悲叹?难道你以为自己是被贬谪到黄州的苏轼?以你的才学,怎敢和苏轼相提并论,也不怕丢脸。”

    紧接着,乾隆看到诗稿中有一句“秋色招人懒上朝”,心头又是无名火起,批曰:“大清朝向来对不同级别的官员有着不同的要求,你作为一个朝廷命官,理应勤政尽职,早晚操持公务不懈,怎么反以疏怠懒散而洋洋得意?你这样的品行,怎能为百姓、为部属做出表率?”继续往下看,乾隆又看到“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的诗句,更是愤怒到了不可抑制的地步,批曰:“盛京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此地才是我们真正的家乡,你竟然忘记了这些,以长安为家,真是逞意妄为之极。”盛怒之下,乾隆立马撤了世臣的职。而后,意犹未尽的乾隆又下令盛京的所有官员,每人都要抄录一幅他的手谕“盛京为丰沛旧乡,世臣不应忘却”,悬挂在办公的官署里面,早晚念诵,以志不忘。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乾隆乾隆
下一篇:慈禧何以统治中国47年?妥善处理两大家族关系||上一篇:爱新觉罗氏后人揭秘:雍正皇帝死于乱服春药(2)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